见弹求鸮炙的成语故事

拼音jiàn dàn qiú xiāo zhì
基本解释鸮:鸟名,猫头鹰。看到弹丸,就想得到鸟的炙肉。比喻过早估计实效。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齐物论》:“且女亦大早计,见卵而求时夜,见弹而求鸮炙。”
暂未找到成语见弹求鸮炙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见弹求鸮炙)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残花败柳 | 元 白朴《墙头马上》第三折:“休把似残花败柳冤仇结,我与你生男长女填还彻,指望生则同衾,死则共穴。” |
无妄之灾 | 《周易 无妄》:“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 |
达地知根 | 元 关汉卿《调风月》第一折:“怕不依随蒙君一夜恩,争奈忒达地忒知根,兼上亲上成亲好对门。” |
南去北来 | 唐 杜牧《汉江》:“南去北来人自老,夕阳长送钓船归。” |
左支右绌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西周策》:“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 |
半死辣活 | 参见“半死半生”。 |
宴安鸩毒 | 《左传 闵公元年》:“宴安鸩毒,不可怀也。”杜预注:“以宴安比之鸩毒。” |
鱼沉雁渺 |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四十二回:“谡如蒿目时艰,空自拊髀,兼之宝山僻在海隅,文报不通,迢递并云,鱼沉雁渺,十分懊恼。” |
渔人得利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二》:“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
酬功报德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80回:“呜呼!酬功报德,率由旧章。” |
哀痛欲绝 | 邹韬奋《抗战以来 与中央党部交涉的经过》:“尤使我哀痛欲绝的是艰苦忠贞于抗建文化事业的青年干部一个又一个的被拘捕。” |
詈夷为跖 | 明 沈德符《野获编 言事 言官一言之失》:“其他占风望气,詈夷为跖,自弃名教者,固不可胜数矣。” |
惨不忍闻 | 清 陈天华《狮子吼》第二回:“或父呼子,或夫觅妻,呱呱之声,草畔溪间,比比皆是,惨不忍闻。” |
疾声厉色 | 明 马愈《马氏日抄 胡宗伯》:“虽盛怒,未尝疾声厉色。” |
古稀之年 | 唐 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
失时落势 | 元 无名氏《朱砂担》第四折;“若不是我失时落势,怎生的便揽祸招危。” |
捱三顶四 | 明 罗贯中《平妖传》第四回:“半仙到栅栏门首下马,也不进宅,径在堂中站着,众人捱三顶四,簇拥将来,一个个伸出手来,求太医看脉。” |
雕章缋句 | 宋·王洋《又谢丁执中寄黄龙荣》:“金瓶玉筋固华丽,雕章缋句真瑰奇。” |
更姓改物 | 《国语 周语中》:“叔父若能光裕大德,更姓改物,以创制天下,自显庸也。”韦昭注:“更姓,易姓也。改物,改正朔、易服色也。” |
阒若无人 | 孙中山《伦敦蒙难记》:“予友既抵其处,则见重门紧闭,阒若无人。” |
养晦韬光 | 清·王韬《淞滨琐话·罗浮幻迹》:“苟能养晦韬光,始许了却前缘,重联仙侣。” |
火上添油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三回:“贾臬台见他顶嘴,如火上添油,那气格外来的大。” |
怙恩恃宠 | 《后汉书·朱穆传》:“凶狡无行之徙,媚以求官,恃势怙宠之辈,渔食百姓,穷破天下。空竭小人。” |
优游卒岁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一年》: 《诗》曰:'优哉游哉,聊以卒岁。'” |
贱入贵出 | 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一回:“至于涉险履危,梯山航海,贱入贵出,贸易开张,能思善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