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迹方外的成语故事

拼音dùn jì fāng wài
基本解释犹言避世隐居于僧道中。
出处清·顾文彬《过云楼书画记·衡山补图元贤深翠轩诗文卷》:“余如惟信、王忱、金恺、秦衡、陆叙,类皆元季遗民,或逃名字宇内,或遁迹方外,并不欲以姓字传者。”
暂未找到成语遁迹方外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遁迹方外)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调兵遣将 | 明 施耐庵《水浒传》:“写书教太师知道,早早调兵遣将,剿除贼寇报仇。” |
魄消魂散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2回:“袭人听了这话,吓得魄消魂散,只叫‘神天菩萨,坑死我了!’” |
击电奔星 | 《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天兵有限,不可久停,马乃击电奔星,行至子胥妻舍。拟迎妇归吴国。” |
绿衣黄里 | 《诗·邶风·绿衣》:“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
高傲自大 | 毛泽东《学习和时局》:“各种业务专长,都可以成为高傲自大轻视旁人的资本。” |
独有千秋 | 清·张履《学箴示诸生》:“何穷何通?何得何丧?独有千秋,斯志必抗。” |
得便宜卖乖 | 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七回:“真是名利双收,得了便宜卖了乖,再也没有这么美的事了。” |
调舌弄唇 | 明·徐元《八义记·孤儿出宫》:“须不会调舌弄唇。对天修合方真药圣,揭榜入宫庭。” |
浓眉大眼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三回:“只见里面一个浓眉大眼的黑面肥胖妇人,穿着一件黑夏布小衣,两袖勒得高高的,膊肘子也露了出来。” |
造因得果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回:“可见造因得果,虽有人为,也是上天暗中安排定的。” |
乳犊不怕虎 | 鲁迅《<集外集>序言》:“我惭愧我的少年之作,却并不后悔,甚而至于还有些爱,这真好像是‘乳犊不怕虎’。” |
拂衣而去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子敬瞋目曰:‘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遂拂衣而去。” |
贯穿古今 | 宋·洪迈《夷坚丙志·赵和尚》:“至于贯穿古今,精练吏事,于天下文官实为第一。” |
愤懑不平 |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九回:“我听郎君之言愤懑不平,似怨小姐错看了郎君的诗句。” |
十二万分 | 王朔《我是你爸爸》:“我要向你道歉,我要十二万分诚恳向你道歉,请你原谅。” |
先事虑事 | 战国·赵·荀况《荀子·大略》:“先事虑事,谓之捷,捷则事忧成。” |
最可觞客 | |
饥火烧肠 | 宋·苏轼《和李邦直沂山祈雨有应》:“饥火烧肠作牛吼,不知待得秋成否?” |
害人先害己 | 清·郭小亭《济公全传》第137回:“常言道,害人先害己,这话诚然不错,小子也是该死的。” |
箕山之操 | 《后汉书 赵岐传》:“大丈夫生世,遁无箕山之操,仕无伊吕之勋,天不我与,复何言哉!” |
裂裳衣疮 | |
殚精竭力 | 明·胡应麟《诗薮·古体中》:“而其叙致周折,语意神奇处,更千百年大匠国工,殚精竭力不能恍惚。” |
纵目远望 | 唐·杜甫《登充州城楼》诗:“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
卓著成效 | 梁启超《王荆公传》第十章:“则知当时青苗法,实卓著成效,而民之涵濡其泽者既久,虽欲强没其美而有所不可得也。” |
出入无常 | 西汉·司马迁《史记·天官书》:“以处荧惑”司马贞索隐引晋灼云:“常以十月入太微,受制而出行列宿,司无道,出入无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