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成语故事

拼音jiù rén yī mìng,shèng zào qī jí fú tú
基本解释指救人性命功德无量。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十卷:“官人差矣!不忍之心,人皆有之。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若说报答,就是为利了,岂是老汉的本念!”
暂未找到成语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放牛归马 | 《尚书 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
头面人物 | 王蒙《悠悠寸草心》:“小小的理发室也反映着人世的沧桑,何况到这里来整容的颇多头面人物。” |
分门别类 | 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 志录集》:“《夷坚卷》原四百二十卷,今行者五十一卷。益病其烦芜芟之,分门别类,非全帙也。” |
大势所趋 | 宋 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三书》:“天下大势之所趋,非人力之所能移也。” |
唉声叹气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3回:“我看你脸上一团私欲愁闷气色,这会儿子又唉声叹气,你那些还不足?还不自在?” |
出言吐气 | 南唐·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上:“[魏公]与国夫人卢氏偶坐于堂,公忽微笑不已,夫人讶而讯之,曰:‘此中有乐人孙子,多出言吐气,甚令人笑。’” |
反间之计 | 《孙子·用间》:“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 |
安贫乐道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韦彪传》:“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莫不慕仰之。” |
名存实亡 | 先秦 韩非《韩非子》:“惑主不然,计其入不计其出,出虽倍其入,不知其害,则是名得而实亡。” |
枕经籍书 | 《文选·班固〈答宾戏〉》“徒乐枕经籍书,纡体衡门,上无所蒂,下无所根。”吕向注:“枕经典而卧,铺诗书而居也。” |
寡廉鲜耻 | 汉 司马相如《喻巴蜀檄》:“寡廉鲜耻,而俗不长厚也。其被刑戮,不亦宜乎?” |
关门养虎,虎大伤人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40回:“古人说的‘关门养虎,虎大伤人’。这个东西,如何养得熟的。” |
熬姜呷醋 | 清 李渔《怜香伴 毡集》:“下官自从选了这个穷教官,坐了这条冷板凳,终日熬姜呷醋,尚不能勾问舍求田,哪里再经得起进口添人。” |
革旧图新 | 宋·刘克庄《宝学颜尚书神道碑》:“国势岌岌如此,乞下哀痛之诏,风厉有位,革旧图新,以回天意。” |
发蒙振槁 | 《明史·杨乃郭詹等传论》:“盖天速其祸,如发蒙振槁,无烦驱除矣。” |
肩背难望 | 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第七卷:“则尤簪缨世胄,肩背难望者矣!” |
争光日月 | |
秦楼楚馆 | 元 张国宾《薛仁贵》第三折:“不甫能待的孩儿成立起,把爹娘不同个天和地,也不知他在楚馆秦楼贪恋着谁,全不想养育的深恩义。” |
咬紧牙关 | 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十三回:“一面问个着落,一面咬紧牙关把朴斋腿膀狠命的摔一把。朴斋忍不住叫声‘阿呀’。” |
横驱别骛 | 清·恽敬《与卫海峰先生同年书》:“本朝魏叔子,多结交淡泊奇玮之士,为寿序抑扬抗坠,横驱别骛,力脱前人之所为。” |
五短身材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2回:“这个好汉祖贯两淮人氏,姓王名英。为他五短身材,江湖上叫他矮脚虎。” |
涸辙枯鱼 | 明·张景《飞丸记·怜儒脱难》:“吹嘘一点灵犀热,涸辙枯鱼沐浩波。” |
急病让夷 | 语出《国语 鲁语上》:“贤者急病而让夷。” |
交詈聚唾 | 明·沈德符《野获编·礼部·朝班》:“时蔡虚台为仪郎,当主议,稍以极事折之,为豺绣交詈聚唾,因调停为常朝大朝之说,总之无成规也。” |
壹倡三叹 | 《礼记 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