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肥脑满的成语故事

拼音cháng féi nǎo mǎn
基本解释肠肥:指身体胖,肚子大;脑满:指肥头大耳。形容不劳而食的人吃得饱饱的,养得胖胖的。
出处《北齐书 琅邪王俨传》:“琅邪王年少,肠肥脑满,轻为举措,长大自不复然,愿宽其罪。”
肠肥脑满的典故
南北朝时期,北齐武成帝高湛的三儿子琅邪王高俨企图夺取帝位,后主高纬便调兵捉拿,将军替高俨开脱说:“琅邪王年少,肠肥脑满,轻为举措,长大自不复然,愿宽其罪。”后主当场释放了高俨,不久就派人暗杀了他。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肠肥脑满)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三人行,必有我师 |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惊心动魄 | 南朝 梁 钟嵘《诗品》上卷:“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
天下大乱 | 《后汉书·曹节传》:“天下大乱,曹节、王甫幽杀太后,常侍侯览多杀党人,公卿皆尸禄,无有忠方者。” |
以是为恨 | 宋·王谠《唐语林·雅量》:“不得永奉陛下,以是为恨。” |
排糠障风 | 汉·王符《潜夫论·救边》:“不一命大将以扫丑虏而州郡稍稍肖役,连连不已。若排糠障风,掏沙壅河。” |
硝烟弥漫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一章:“掌子面炮声轰响,硝烟弥漫,成千上万的人二十四小时三班倒,轮番在地下作业。” |
彼一时,此一时 |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
进退无所 | 明·孔迩《云蕉馆纪谈》:“妇怀孕十月已足,适至万山之门首而产,时将夜半矣,进退无所,不得已就于门下,以手扳门环生一女子。” |
撮盐入火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待去呵,小姐性儿撮盐入火。” |
天生尤物 | 明 梅鼎祚《玉合记 砥节》:“看他虽是禅踪,自然冶态,正是那天生尤物,世不虚名。” |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 春秋·鲁·孔丘《论语·雍也》:“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
狼子兽心 | 《晋书 虞预传》:“然狼子兽心,轻薄易动。” |
吾家千里驹 | 《晋书 符朗载记》:“坚尝目之曰:‘吾家千里驹也。’” |
风车雨马 | 唐·李商隐《燕台诗·冬》之四:“风车雨马不持去,蜡独啼红怨天曙。” |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 北齐 杜弼《为东魏檄蜀文》:“但恐楚国亡猿,祸延林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
单则易折,众则难摧 | 《北史·吐谷浑传》:“单则易折,众则难摧。戮力一心,然后社稷可固也。” |
苦难深重 |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四章:“苦难深重的农民,怎能再忍受反动派的蹂躏。” |
智穷才尽 | |
摇羽毛扇 | 孙犁《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一)》:“小说和戏剧上的诸葛亮,几百年来在群众中,形成了一个固定的形象,即所谓摇羽毛扇的人物。” |
公耳忘私 | 汉·贾谊《治安策》:“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上之化也。” |
心计手授 | 金·元好问《邓州新仓记》:“度材于山,赋庸于兵,心计手授,百堵皆作。” |
习以成性 | 《晋书·王导传》:“习以成性,迁善远罪而不自知,行成德立。” |
镂心呕血 | 明·杨慎《升庵诗话·假诗》:“如许浑辈,皆空吟不学,平生镂心呕血,不过五七言短律而已。” |
河汉吾言 | 清·蒋湘南《与田叔子论古文第二书》:“足下上观千古,博观而约取之,当不河汉吾言。” |
你倡我随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91回:“真是那狮吼之声,山鸣谷应,你倡我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