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心大意的成语故事


粗心大意

拼音cū xīn dà yì

基本解释粗:粗疏。形容做事不细心;不谨慎;马马虎虎。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忽然灵机一动,心中悟将过来:‘这是我粗心大意。我若不进去,他怎得出来?’”


暂未找到成语粗心大意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粗心大意)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顿挫抑扬 宋 魏庆之《诗人玉屑 靖节 休斋论〈归去来辞〉》:“陶渊明罢彭泽令,赋《归去来》,而自命曰辞。迨今人歌之,顿挫抑扬,自协声律,盖其词高甚。”
草长莺飞 南朝 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子不语怪 春秋·鲁·孔丘《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
文质斌斌 《南史·庾杲之刘怀珍等传论》:“怀珍宗族文质斌斌,自宋至梁,时移三代,或从隐节取高。”
捶胸顿脚 《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何玉凤]拍着那棺材,捶胸顿脚,放声大哭。这场哭直哭得那铁佛伤心,石人落泪。”
衔沙填海 明·何景明《送吕子迁右给事中》诗:“衔沙填海志,炼石补天情。”
妙笔生花 唐 冯贽《云仙杂记》卷十:“李太白少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上下同门 唐·赵璘《因话录》卷三:“杨仆射於陵在考功时,与李师稷及第。至其子相国嗣复知举,门生集候仆射,而李公在坐,时人谓之杨家上下门生。”自注:“代有姑之婿与侄之婿,谓之上下同门。”
河不出图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罕》:“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顺天应人 《周易 革》:“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事大矣哉。”
啸聚山林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五回:“我这伙好汉,非比啸聚山林之辈。”
种麦得麦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用民》:“夫种麦而得麦,种稷而得稷。”
涕零如雨 《诗经·小雅·小明》:“念彼共人,涕零如雨。”
悄无声息 曾朴《孽海花》第34回:“此时再听,就悄无声息了。”
霜露之辰
欢呼雷动 曾朴《孽海花》第23回:“只听那梨花林边,一个大孩子领了八九个狂童,欢呼雷动。”
漫天彻地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9回:“隔江炮响,四下火船齐到,但见三江面上,火逐风飞,一派通风,漫天彻地。”
月下星前 明·无名氏《桃符记》第一折:“你可休眠思梦想,月下星前自主张。”
兴微继绝 汉·应劭《风俗通·过誉·南阳五世公》:“主簿柳对曰:‘明府谨终追远,兴微继绝。’”
穷鸟触笼 《旧唐书·僖宗纪》:“既知四隅断绝,百计奔冲,如穷鸟触笼,似飞蛾赴焰。”
装怯作勇 鲁迅《坟·“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我以为‘打死老虎’者,装怯作勇,颇含滑稽,虽然不免有卑怯之嫌,却怯得令人可爱。”
一长二短 清 李渔《凰求凤 假病》:“若有一长二短,叫我怎生舍得。”
成龙配套 老舍《正红旗下》:“姑母有成龙配套的衣裳与首饰,可就是不愿出借!”
天地诛戮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0回:“若有瞒昧,天地诛戮。”
橐驼之技 典出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