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弦易辙的成语故事

拼音gǎi xián yì zhé
基本解释易:更换;辙;车轮压过的痕迹。琴换了弦;车子换了路。比喻改变不适宜的或错误的方法或态度等。
出处宋 王楙《野客丛书 张杜皆有后》:“使其子孙改弦易辙,务从宽厚,亦足以盖其父之愆。”
改弦易辙的典故
西汉时期,酷吏张汤在担任御史期间,处理案件中每次株连处死很多人,最后自己因为个案被逼自杀。张汤的儿子张安世为人忠厚,谨慎用刑,得到汉武帝、昭帝、宣帝的重用。宋代王楙评价张安世像乐器换弦车改道一样救了他们家。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改弦易辙)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形神不全 |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遂遵也,然而形神不全。” |
祖祖辈辈 | 丁玲《在严寒的日子里》第四章:“我们要记住,祖祖辈辈过的牛马不如的日子。” |
谈若悬河 | 《司勘集》:“加以谈若悬河,识同藻鉴,车骑填门,履綦沓座,狎梵侣以玄深,结胜流而觞咏。” |
鹤发鸡皮 | 北周 庾信《竹杖赋》:“噫,子老矣!鹤发鸡皮,蓬头历齿。” |
紧打慢敲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发在监里,紧打慢敲,怕他不来上钩。” |
疮痍满目 | 清 李渔《风筝误 和鹞》:“征鼙聒耳乡音杳,疮痍满目亲人少。” |
众口一词 | 唐 令狐楚《谢赐冬衣状》:“自臣而下,万口一声。” |
外合里应 | 《前汉书平话》上卷:“高皇大喜,既便来日准备外合里应,拿捉陈豨。” |
民困国贫 | 《宋史·河渠志》:“当此天灾岁旱,民困国贫之际,不量人力,不顺天时,知其有大不可者五。” |
蹈常习故 | 宋·苏轼《伊尹论》:“后之君子,蹈常而习故,惴惴焉惧不免于天下。” |
竹罄南山 | 清·感惺《断头台·受献》:“到此是森罗殿上无私款,镜台前明照胆,要把君孽案重重彻里翻,竹罄南山。” |
说东谈西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然后蹭到角门前。只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板凳上,说东谈西呢。” |
躬行节俭 | 《汉书·霍光传》:“师受《诗》、《论语》、《孝经》、躬行节俭,慈仁爱人。” |
坐冷板凳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7回:“虽然也没有什么大进项,比起没有发达的时候,在人家坐冷板凳,做猢狲大王,已经天悬地隔了。” |
掘井及泉 | 《孟子·尽心上》:“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及泉,犹为弃井也。” |
少壮派 | 钱钟书《围城》:“学校里已经什么‘粤派’、‘少壮派’、‘留日派’闹得乌烟瘴气了。” |
偏三向四 | 马烽《吕梁英雄传》第30回:“这叫什么话?我们偏三向四啦?” |
鸿门宴 |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 |
救死扶危 | 唐 张鷟《龙筋凤髓判 左右骁卫》:“重人贱畜,往哲之嘉猷;救死扶危,明王之盛事。” |
毒魔狠怪 | 《西游记》第九七回:“大哥是个了得的。向者那般毒魔狠怪,也能收服,怕这几个毛贼?” |
身先士众 | 《旧唐书·李密传》:“公当身先士众,早定关中,乃欲急自尊崇,何示人不广也!” |
痛湔宿垢 | 明 张居正《请戒谕群臣疏》:“朕方嘉与臣民会皇极之路,尔诸臣亦宜痛湔宿垢,共襄王道之成。” |
车烦马毙 | 明 汪道昆《洛水悲》:“你看白日西弛,黄河东逝,车烦马毙,前驱不行,不免在此假宿一宵,多少是好。” |
筛锣擂鼓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28回:“翻筋斗,竖蜻蜓当街上筛锣擂鼓,无所不为的玩耍。” |
杯水舆薪 | 宋·曹辅《唐颜文忠公新庙记》:“杯水舆薪,势且莫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