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志未酬的成语故事


壮志未酬

拼音zhuàng zhì wèi chóu

基本解释壮志:宏大的志愿;酬:实现。宏伟的志愿未能实现。

出处唐 李频《春日思归》:“壮志未酬三尺剑,故乡空隔万重山。”


暂未找到成语壮志未酬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壮志未酬)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成竹在胸 宋 苏轼《文与可画筼簹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
报仇雪恨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58回:“滥官害民贼徒,把我全家诛戮,今日正好报仇雪恨!”
二桃三士 三国 蜀 诸葛亮《梁甫吟》:“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朽木粪墙 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呕心镂骨 清·袁枚《随园诗话》第一卷:“李义山《咏柳》云‘堤远意相随’之句,皆是呕心镂骨而成。”
定乱扶衰 清 刘熙载《艺概 诗概》:“刘越石诗定乱扶衰之志,郭景纯诗余残去秽之情。”
挥洒自如 清 曾朴《孽海花》:“家人送上一枝蘸满墨水的笔,珏斋提笔,在纸上挥洒自如的写了一百多字。”
博而不精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融传》:“贾君精而不博,郑君博而不精;既精既博,吾何加焉。”
下眼相看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一卷:“手下人那知言谈好歹,见是樵夫,下眼相看。”
敬陈管见 蔡东藩《清史演义》第71回:“因御史董元醇敬陈管见一折,内称请皇太后暂时权理朝政,俟数年后,朕能亲裁庶务,再行归政。”
孝悌力田 《汉书 文帝纪》:“其遣谒者劳赐三老、孝者帛人五匹,悌者、力田二匹……以户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
作浪兴风 《再生缘》第七十四回:“[郡主]心中本有些须醋,被江妈,作浪兴风煽惑他。”
杳无踪影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2卷:“但见云暗江心,波涛滚滚,杳无踪影。”
财殚力痡 唐 李华《吊古战场文》:“汉倾天下,财殚力痡。”
敲榨勒索 陈登科《赤龙与丹凤》第一部:“这是大明大白的敲榨勒索,逼人上吊,把穷人往死路上推。”
权重秩卑 清·俞樾《茶香室续钞·额外大学士》:“而后有殿阁大学士之设,官止五品,权重秩卑,殊不相称。”
截发剉稾
神清气朗 明·王守仁《传习录》下卷:“平旦时神清气朗,雍雍穆穆,就是尧舜世界。”
计行言听 《金史·术虎高琪传》:“高琪止欲以重兵屯驻南京以自固,州郡残破不复恤也。宣宗惑之,计行言听,终以自毙。”
以辞取人 《孔子家语·子路初见》:“宰我有文雅之辞,而智不充其辩。孔子曰:‘ ……以辞取人,则失之宰予。’”
断纸余墨 《宣和书谱·行书·蔡京》:“至于断纸余墨,人争宝之。”
撼地摇天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1回:“有分教,李逵施为撼地摇天手,来斗巴山跳涧虫。”
口没遮拦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小孩儿家口没遮拦,一迷的将言语摧残。”
假门假氏 《括苍山恩仇记》第七回:“林柄下了轿子,假门假氏地要让老师先走。”
兴亡祸福 元·关汉卿《玉镜台》第二折:“这七条弦兴亡祸福都相应,端的个圣贤可对,神鬼堪惊,俗怀顿爽,尘虑皆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