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狐社鼠的成语故事

拼音chéng hú shè shǔ
基本解释社:古时指土地神及其庙宇。以城墙为凭借的狐狸;以土地庙为依托的老鼠。比喻仗势作恶的小人。
出处《晋书 谢鲲传》:“对曰:‘隗诚始祸,然城狐社鼠也。’”
城狐社鼠的典故
晋朝时候,朝廷上有个左将军叫王敦,他的长史官是谢辊,他俩常在一块议论朝廷上的事情。有一天,王敦对谢辊说:“刘隗这个人,奸邪作恶,危害国家,我想把这个恶人从君王身边除掉,以此来报效朝廷。你看行吗?”
谢鲲想了一想,摇着头说:“使不得呀,刘隗的确是个坏人,但也是城狐社鼠啊!要挖掘狐狸,恐怕把城墙弄坏;要用火熏死老鼠,或用水灌死老鼠,又怕毁坏了神社庙宇。如今这个刘隗就好比那城上的狐狸、社庙里的老鼠。他是君王左右的近臣,势力相当大,又有君王作靠山,恐怕不容易除掉他。”王敦听了谢辊的话,虽然心里不高兴,也只好罢休。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城狐社鼠)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鱼沉雁落 | 《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
更进一竿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师示一偈曰:‘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
斤斤计较 | 《诗经 周颂 执竞》:“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 |
气生气死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二回:“那妇人气生气死,和他合了几场气。” |
有耻且格 | 先秦·孔子《论语·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三旬九食 | 汉·刘向《说苑·立节》:“子思居于卫,缊袍无表,二旬而九食。”晋·陶潜《拟古》诗:“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 |
名不虚得 | 唐·孟綮《本事诗·高逸》:“杜凝睇良久,曰:‘名不虚得,宜以见惠。’” |
倡而不和 | 汉·刘安《淮南子·缪称训》:“倡而不和,意而不戴。” |
一笑千金 | 汉·崔骃《七依》:“回顾百万,一笑千金。” |
坐拥百城 | 北齐 魏收《魏书 李谧传》:“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 |
望杏瞻蒲 | 南朝·陈·徐陵《徐州刺史侯安都德政碑》:“望杏敦耕,瞻蒲劝穑。” |
朱唇粉面 | 元·高明《琵琶记·牛氏归奴》:“绣屏前品竹弹丝,摆列的是朱唇粉面。” |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 《国语·周语下》:“从善如登,从恶是崩。” |
诛求无时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无时,是以不敢宁居。” |
莫可名状 | 明 刘基《松风阁记》:“草虫鸣切切,乍大乍小,若远若近,莫可名状。” |
驱雷策电 | 清·丘逢甲《长句赠许仙屏中丞时将归潮州》:“驱雷策电驭水火,碎裂大地分全球。” |
娓娓而谈 |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只如熟人相对,娓娓而谈。” |
少衣缺食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3回:“人都被拿去做工,荒功废业,家里一定弄得少衣缺食,这等苦恼。” |
高垒深堑 |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郎中郑忠乃说止汉王,使高垒深堑,勿与战。” |
没查没利 | |
发愤展布 | 康有为《大同书》戍部第一章:“则一现女身,纵天地予以奇才,无复有发愤展布之日,仅为一家一姓育子女。” |
颐神养性 | 《魏书·显祖纪》:“其践升帝位,克广洪业,以光祖宗之烈,使朕优游履道,颐神养性,可不善欤?” |
寻头讨脑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7卷:“自此日逐寻头讨脑,动辄便是一顿皮鞭,打得体无完肤。” |
十世单传 | 鲁迅《呐喊·药》:“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 |
艴然不悦 | 典自《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