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俱全的成语故事

拼音yī yīng jù quán
基本解释应该有的都齐备了。(一应:所有一切;俱:都)。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那案子上调和作料,一应俱全。”
暂未找到成语一应俱全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一应俱全)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七搭八扯 | |
你死我活 | 元 李寿卿《度柳翠》第一折:“世俗人没来由,争长竞短,你死我活。” |
众所周知 | 宋 朱熹《朱子语类》:“虽十目视十手指,众所共知之处,亦自七颠八倒了,更如何地谨独。” |
黄河水清 | 三国·魏·李康《运命论》:“夫黄河清而圣人生。” |
覆去翻来 | 宋 赵长卿《减字木兰花》词:“终宵无寐。覆去翻来真个是。屈指归期。” |
貊乡鼠壤 | |
妒贤疾能 | 《新唐书·奸臣传上·李林甫》:“至林甫,[帝]曰:‘是子妒贤疾能,举无比者。’” |
高天厚地 | 明·吴承恩《贺金耻齐翁媪齐寿障词》引:“高天厚地,共启长年。” |
目空一世 | 明 焦竑《李氏焚书序》:“宏甫快口直肠,目空一世,愤激过甚,不顾人有忏者。” |
略识之无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最可笑的,还有一班市侩,不过略识之无……出了钱叫人代作了来,也送去登报。” |
蛇影杯弓 | 汉 应劭《风俗通义 世间多有见怪》:“时北壁上有悬赤弩照于杯,形如蛇。宣畏恶之,然不敢不饮。” |
瓦解土崩 | 东汉 班固《汉书 邹阳传》:“使吴失与而无助,跬步独进,瓦解土崩,破败而不救。” |
灭此朝食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二年》:“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 |
刻鹄成鹜 | 清·卷鑫《<蔽庐丛志>序》:“又或食古如鲠,刻鹄成鹜。” |
绿肥红瘦 | 宋 李清照《如梦令》词:“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丹漆随梦 |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序志》:“齿在逾立,则尝梦执丹漆之礼器,随仲尼而南行。” |
龙蟠虎伏 | 郭小川《夜进塔里木》诗:“看吧看,那一群庞然大物——黑压压,龙蟠虎伏。” |
累瓦结绳 | 《庄子·骈拇》:“骈于辩者,累瓦结绳,窜句游心于坚白同异之间,而敝跬誉无用之言词非乎?而杨墨是已。” |
半痴不颠 |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歌重会珍珠衫》:“这婆子俐齿伶牙,能言快语,又半痴不颠的惯与丫环们打诨,所以上下都喜欢他。 |
流血浮尸 | 《越绝书·外传记吴王占梦》:“吴师涉江,流血浮尸者不可胜数。” |
福过祸生 | 《宋书·刘敬宣传》:“今此杖节,常惧福过祸生,实思避盈居损,富贵之旨,非所敢当。” |
拱手低眉 | 鲁迅《“文人相轻”》:“一律拱手低眉,不敢说或不屑说。” |
新亭之泪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 |
知而不争 | 战国·宋·墨翟《墨子·公输》:“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
三徙成国 |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贵因》:“舜一徙成邑,再徙成都,三徙成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