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士拔俗的成语故事

拼音dá shì bá sú
基本解释达士:达观的人;拔俗:不同凡俗。达观的人总是超凡脱俗。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仲长统传》:“至人能变,达士拔俗。”
暂未找到成语达士拔俗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达士拔俗)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歌舞升平 | 元 陆文圭《<词源>跋》:“淳祐、景定间,王邸侯馆,歌舞升平,居生处乐,不知老之将至。” |
平平淡淡 | 钱钟书《围城》:“像现在平平淡淡,情感在心上不成为负担这也是顶好的,至少是顶舒服的。” |
大直若屈 | 《后汉书荀淑传论》:“及后潜图董氏,几振国命,所谓‘大直若屈,道固逶迤’也。” |
喙长三尺 | 庄周《庄子 徐无鬼》:“丘愿有喙三尺。” |
留尾巴 | |
殒身不恤 |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敢,虽遭阴谋诡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证明了。” |
宽宏大度 | 宋 张齐贤《洛阳搢绅旧闻记 安中令大度》:“中令宽宏大度,不妄喜怒。” |
屑榆为粥 | 《新唐书·阳城传》:“岁饥,屏迹不过邻里,屑榆为粥,讲论不辍。” |
坚额健舌 | 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世俗饰伪诈行,为民巫祝,以取厘谢,坚额健舌,或以成业致富。” |
缓兵之计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9回:“孔明用缓兵之计,渐退汉中,都督何故怀疑,不早追之?” |
相应不理 | 谢觉哉《整疯子》:“一些头脑较清醒的人劝他看看现实,悬崖勒马、不要摔下崖去,他都相应不理。” |
无精打彩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七回:“言毕,只是长吁短叹无精打彩的,不象往日高兴。” |
习非胜是 | 汉·扬雄《法言·学行》:“一卷之书,必立之师,习乎习,以习非之胜是,况习是之胜非乎?” |
舞榭歌楼 | 宋 沈唐《望海潮》词:“松偃旧亭,城高故国,空余舞榭歌楼。”元 关汉卿《救风尘》第二折:“他每待强巴劫深宅大院,怎知道摧折了舞榭歌楼?” |
辞尊居卑 |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下》:“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 |
众口交传 | 清 陈天华《警世钟》:“就是不幸受伤身死,众口交传,全国哀痛,还要铸几个铜像,立几个石碑,万古流芳,永垂不朽。” |
眉眼高低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7回:“只是跟着奶奶,我们学些眉眼高低,出入上下,大小的事儿,也得见识见识。” |
昭然著闻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光武帝传》:“符瑞之应,昭然著闻。” |
迈越常流 | 唐·柳宗元《为裴中丞上裴相贺破东平状》:“阁下挺拔英气,迈越常流,独契圣谟,以昌鸿业。” |
含商咀徵 | 南朝 宋 鲍照《代白紵舞歌辞》之一:“含商咀徵歌露晞,珠履飒沓纨袖飞。” |
借尸还阳 | 何其芳《理性与历史》:“以后再有法西斯蒂的鬼魂借尸还阳的话,总可以少骗几个人吧。” |
以文害辞 | 《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朱熹集注:“文,字也。辞,语也……言说《诗》之法,不可以一字而害一句之义,不可以一句而害设辞之志。” |
负才傲物 | 清·许洽《眉叟年谱·康熙五十八年》:“王凤池彦章殂于龙游官署,貌癯猥琐;陈思洛殂于湖广学院署;张自服于徽州馆,皆负才傲物者也。” |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斯二者,天也。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
无涯之戚 | 唐·韩愈《蔡十二郎文》:“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