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名图利的成语故事

拼音tān míng tú lì
基本解释贪图好的名声,追逐个人私利。
出处明·徐元《八义记·婴投杵臼》:“贪名图利世间人,不修因果恁痴心。”
暂未找到成语贪名图利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贪名图利)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犹豫不定 | 浩然《艳阳天》第12章:“正在他犹豫不定的时候,马连福来了,真是天遂人愿。” |
相映成趣 | 朱自清《“子夜”》:“写冯云卿等三人作公债而失败,那不过点缀点缀,取其与吴赵两巨头相映成趣,觉得热闹些。” |
统一战线 |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目前的时局,要求我们勇敢地抛弃关门主义,采取广泛的统一战线,防止冒险主义。” |
夜阑人静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有一日柳遮花映,雾障云屏,夜阑人静,海誓山盟。” |
一鳞半爪 | 唐 高仲武《中兴间气集 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 |
功不成,名不就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9回:“若是老爷就是这样做去,到了功不成,名不就的时候,老爷说奴才没有良心……不告诉老爷。” |
三尸暴跳 | |
引而不发 |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
临别赠语 | 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团组织的教导,教师的嘱咐,妈妈的叮咛,同学们的临别赠语,又记取了多少?” |
扑杀此獠 | 《新唐书·褚遂良传》:“武氏从幄后呼曰:‘何不扑杀此獠?’” |
一代鼎臣 | 《南史·丘灵鞠传》:“公为一代鼎臣,不可复为覆餗sù。” |
不自满假 | 《书·大禹谟》:“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假,惟汝贤。” |
焦沙烂石 | 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 循天之道》:“为寒则疑冰裂地,为热则焦沙烂石。” |
丰度翩翩 | 清 张春帆《九尾龟》第四回:“旁观的人,见十余部马车络绎而来,末后一部车上坐着秋谷,精神轩翥,丰度翩翩,香留荀令之裾,粉傅何郎之面,真似灵和疏柳,张绪当年。” |
荆棘塞途 | 鲁迅《华盖集 导师》:“问什么荆棘塞途的老路,寻什么乌烟瘴气的鸟导师!” |
两面光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9回:“凡事不能光做一面,总要两面光。” |
避祸就福 | 先秦 商鞅《商君书 定分》:“万民皆知所避就,避祸就福,而皆以自治也。” |
进可替否 | 《三国志·魏志·卢毓传》:“官人秩才,圣帝所难,必须良佐,进可替否。” |
龙兴凤举 | 《东观汉记·冯衍传》:“皇帝以圣德灵威,龙兴凤举,率宛叶之众,将散乱之兵,歃血昆阳,长驱武关,破百万之阵,摧九虎之军。” |
口轻舌薄 | 《天雨花》第25回:“小小年纪无厚道,口轻舌薄诮谁人?” |
扭转乾坤 | 刘白羽《第二个太阳》第三章:“他制定了一个‘华中局部反攻计划’,妄图依托湘、鄂、川、黔负隅顽抗,来改天换地,扭转乾坤。” |
弃文存质 |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五节:“他们首创了弃文存质,保存经意,照原本直译的方法,因而为后来译家所遵守。” |
夙夜不解 | 西汉·戴圣《礼记·祭统》:“其勤公家,夙夜不解。” |
传之不朽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二卷:“博他一个远乡异域的高名,传之不朽。” |
要言不繁 | 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三部:“李大爷要言不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