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心吊胆的成语故事


提心吊胆

拼音tí xīn diào dǎn

基本解释吊:悬着;不塌实。心和胆好像悬起来;不塌实。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17回:“众僧闻得此言,一个个提心吊胆,告天许愿。”


暂未找到成语提心吊胆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提心吊胆)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饿虎扑食 明 吴承恩《西游记》:“双手使降妖杖丢一个丹凤朝阳饿虎扑食。”
骑驴觅驴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志公和尚大乘赞》:“不解即心即佛,真似骑驴觅驴。”
片言只字 晋 陆机《谢平原内史表》:“片言只字,不关其间;事踪笔迹,皆可推校。”
卑不足道 绍剧《龙虎斗》第三场:“此身卑不足道,惟恐奸贼心存异志,宋室难安。”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晋 张华《鹪鹩赋》:“鹪螟巢于蚊睫,大鹏弥乎天隅,将以上方不足,而下比有余。普天壤以遐观,吾又安知大小之所如。”
人才难得 宋·苏轼《谢宣召入院状》:“首择辅臣,次求法从,知人才之难得,采虚名而用。”
文章宗匠 明·胡应麟《诗薮·五代》:“而独称王仁裕、和凝为文章宗匠,以饶著作故。”
折券弃债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岁竟,比两家常折券弃债。”
飞遁离俗 三国 魏 曹植《七启》:“隐居大荒之庭,飞遁离俗。”
椎牛飨士 《后汉书·吴汉传》:“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堕马伤膝,还营。……诸将谓汉曰:‘大敌在前,而公伤卧,众心惧矣。’汉乃勃然裹伤而起,椎牛飨士……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
愤恨不平 张恨水《啼笑因缘》第20回:“家树见她总有些愤恨不平的样子……又不知怎样安慰才好。”
小题大做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二十:“[山谷诗《云涛石》]全是以实形虚,小题大做,极远大之势可谓奇想高妙。”
香润玉温 明·徐复祚《红梨记·豪宴》:“更香润玉温,更香润玉温,似兰惠绝尘氛,繁英岂堪混。”
目逆而送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桓公元年》:“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
情深骨肉 《周书·于谨传》:“夙蒙丞相殊眷,情深骨肉。今日之事,必以死争之。”
有脚阳春 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有脚阳春》:“宋璟爱民恤物,朝野归美,时人咸谓璟为有脚阳春,言所至之处,如阳春煦物也。”
流离播越 晋·葛洪《抱朴子·自叙》:“乃草创子书,会遇兵乱,流离播越,有所亡失。”
木朽不雕 《九州春秋》:“夫木朽不雕,世衰难佐,将军虽欲委忠难佐之朝,雕画朽败之木,犹逆坂而走丸,必不可也。”
坐井观天 唐 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气杀钟馗 鲁迅《离婚》:“他们就是专和我作对,一个个都像个‘气杀钟馗’。”
兴味萧然 宋·王禹偁《清明》诗:“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撒泼打滚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0回:“他虽不敢还手,便也撒泼打滚,寻死觅活。”
妄自尊崇
衾影独对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7回:“到了衾影独对的时候,真有此情此景。”
衣不兼采 东汉·班固《汉书·游侠传·朱家》:“家亡余财,衣不兼采,食不重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