愆戾山积的成语故事

拼音qiān lì shān jī
基本解释愆:过失;戾:罪过。罪过很多,累积如山。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刘封传》裴松之注引《魏略》:“臣委质以来,愆戾山积。”
暂未找到成语愆戾山积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愆戾山积)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法外施仁 | 明 李清《三垣笔记 附识中》:“其驰驱通义一带,亦不无微劳可悯。乞皇上法外施仁,俯从部议。” |
肺腑之言 | 元 郑德辉《刍梅香》第二折:“小生别无所告,只索将这肺腑之言,实诉与小娘子。” |
不得要领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张骞传》:“骞不得要领。” |
心驰神往 | 《隋书·史祥传》:“身在边隅,情驰魏阙。” |
颂德歌功 | 《太平天国·天条书》:“世间享福尽由天,颂德歌功理固然。” |
千日打柴一日烧 | |
好心不得好报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回:“好意叫他洗脚,颠倒嫌冷嫌热,却不是好心不得好报!” |
才短气粗 | 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3回:“禄山才短气粗,当此大镇,深不能胜任。” |
深居简出 | 唐 韩愈《送浮屠文畅师序》:“夫兽深居而简出,惧物之为己害也。” |
恩人相见,分外眼青 | 明 天然痴叟《石点头 侯官县烈女歼仇》:“尝言恩人相见,分外眼青。姚氏一见知心人,回瞋作喜。” |
传道穷经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6回:“这些中进士、做翰林的,和他说道传道穷经,他便说迂而不当。” |
不看金面看佛面 | 浩然《艳阳天》第12章:“不看金面看佛面,冲着不懂事的孩子,你得救救命啦。” |
金玉良缘 |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 |
只字片言 |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怨怒》:“只字片言曾蒙激赏。” |
妙语惊人 | |
红颜白发 | 明·张伯纯《收江南·寿康对山太史》曲:“看了这红颜白发老风流,觑的那今来古往似蜉蝣。” |
逍遥自在 | 唐 白居易《菩提寺上方远眺》:“飞鸟灭时宜极目,远风来处好开襟,谁知不离簪缨内,长得逍遥自在心。” |
有目无睹 | 宋·苏轼《淮阴侯庙记》:“淮阴少年,有目无睹,不知将军,用之如虎。” |
神出鬼行 | 西汉·刘安《淮南子·兵略论》:“善者之动也,神出鬼行,星曜而玄逐。” |
逐影随波 | 明·沈德符《野获编·内监·冯保之败》:“思为报复仇,且结张诚欢,故出全力攻之,言官不过逐影随波而已。” |
龙跃鸿矫 | 明·王世贞《说部》:“东方朔、阮籍其善处难者乎?既弗能避,又弗欲免,曷不龙跃鸿矫哉?” |
翻陈出新 | 清·袁枚《随园诗话》第四卷:“题古迹能翻陈出新最妙。” |
兴利节用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6回:“虽是兴利节用为纲,然也不可太过,要再省上二三百银子,失了大体统,也不象。” |
嬴奸买俏 | |
坐无车公 | 《晋书·车胤传》:“又善于赏会,当时每有盛坐而胤不在,皆云‘无车公不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