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锄异己的成语故事


诛锄异己

拼音zhū chú yì jǐ

基本解释指清除反对自己或与自己意见不合的人。诛:杀害;锄:铲除。

出处《梁书 止足 陶季直传》:“齐武帝崩,明帝作相,诛锄异己,季直不能阿意,明帝颇忌之,乃出为辅国长史,北海太守。”


暂未找到成语诛锄异己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诛锄异己)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去害兴利 唐·韩愈《国子助教河东薛君墓志铭》:“后佐河阳军,任事去害兴利。”
和蔼可亲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9回:“原来这唐六轩唐观察为人极其和蔼可亲,见了人总是笑嘻嘻的。”
紧锣密鼓 刘绍棠《狼烟》:“绿树葱茏的太子镇里,传出一阵阵紧锣密鼓的喧响。”
疾首蹙额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举疾首蹙額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功德圆满 唐 陈集原《龙龛道场铭》:“更于道场之南造释迦尊像一座,遂得不日而成,功德圆满。”
功名富贵 唐·李白《江上吟》:“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明·洪应明《菜根谭·应酬》:“功名富贵,直从灭处观究竟,则贪恋自轻;横逆困穷,直从起处究由来,则怨尤自息。”
粲花之论 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粲花之论》:“每与人谈论,皆成句读,如春葩丽藻,粲于齿牙之下,时人号曰:‘李白粲花之论。’”
香象渡河 宋 严羽《沧浪诗话 诗评》:“李杜数公,如金鴙擘海,香象渡河。”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西汉·司马迁《史记·齐悼惠王世家》:“道家之言‘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乃是也。”
作善降祥 《尚书·伊训》:“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囿于成见
挨门逐户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61回:“写出岳元帅父子受屈情由,挨门逐户的分派;约齐日子,共上民表,要替岳爷申冤。”
一无所见 清·严复《浮生六记》第三卷:“悄呼芸名而祝之,满室寂然,一无所见。”
冬烘学究 茅盾《幻灭》:“无奈应试者大抵是那一类脚色——冬烘学究,衙门蛀虫,又不能剥夺他们的考试权,只好让他们来考。”
深山老林 秦牧《莽原语丝》:“还有些人,钻到深山老林里找人参、采木耳,摘蘑菇。”
耳视目食 宋 司马光《迂书 官失》:“世之人不以耳视而目食者,鲜矣。”
呴湿濡沫 战国·宋·庄周《庄子·大宗师》:“相呴以湿,相濡以沫。”
眇眇忽忽 汉·司马相如《子虚赋》:“眇眇忽忽,若神仙之仿佛。”
流风遗烈 宋·苏轼《凫绎先生文集叙》:“后生不复见其流风遗烈,是以日趋于智巧便佞而莫之止。”
肆意妄行 《五代史演义·自序》:“其狡且羯者,挟诈力以欺凌人世,一或得志,则肆意妄行。”
泻水著地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譬如写水著地,正自纵横漫流,略无正方圆者。”
有三有俩
笨嘴拙腮 熊尚志《藕和花的故事》:“这个身高一米八的小伙子,还是像小时候一样笨嘴拙腮的。”
金瓶素绠 《古乐府·淮南王篇》:“后园作井银作床,金瓶素绠汲寒浆。”
画一之法 《后汉书 王充王符等传论》:“太叔致猛政之褒,国子流遗爱之娣,宣孟改冬日之和,平阳循画一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