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池玉液的成语故事

拼音yáo chí yù yè
基本解释瑶池:传说中西王母所住的地方。玉液:指美酒。仙家酿造的美酒。形容酒名贵醇美。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水晶壶内,尽都是紫府琼浆;琥珀杯中,满泛着瑶池玉液。”
暂未找到成语瑶池玉液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瑶池玉液)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与人为善 |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
拔十失五 | 《三国志 蜀书 庞统传》:“今拔十失五,犹得其半,而可以崇迈世数,使有志者自励,不亦可乎?” |
有志不在年高 |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23回:“樵子抚掌大笑不止,对子牙点头叹曰:'有志不在年高,无谋空言百岁!'” |
调查研究 | 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调查研究,我们从前做得比较好。” |
珞珞如石 | 春秋·楚·李耳《老子》:“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
都中纸贵 | 唐 元稹《和王侍郎酬广宣上人观放榜后相贺》:“都中纸贵流传后,海外金填姓字时。” |
耳濡目击 | 明 李东阳《刘公神道碑铭》:“古者重世臣将家,盖其韬略技艺,耳濡目击,有不习而能者。” |
打人骂狗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9回:“秋桐见贾琏请医调治,打人骂狗,为二姐十分尽心,他心中早浸了一缸醋在内了。” |
火中取栗 | 十七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 封丹的寓言《猴子与猫》载:猴子骗猫取火中栗子,栗子让猴子吃了,猫却把脚上的毛烧掉了 |
山高水险 | 明 吴承恩《西游记》:“上西天拜佛走一遭,怕什么山高路险,水阔波狂。” |
孝悌力田 | 《汉书 文帝纪》:“其遣谒者劳赐三老、孝者帛人五匹,悌者、力田二匹……以户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 |
改头换尾 | 唐·彦惾《唐护法沙门法琳别传》下卷:“增加卷轴,添足篇章,依傍佛经,改头换尾。” |
断壁残璋 | 宋·孙觌《李茂嘉寄茶》:“蛮珍分到谪仙家,断壁残璋裹绛纱。” |
挟泰山以超北海 | 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 |
清都绛阙 | 宋·张孝祥《蓦山溪》词:“清都绛阙,我自经行惯。璧月带珠星,引钧天、笙箫不断。” |
一分一毫 | 朱自清《给亡妇》:“那里有一分一毫想着你自己。” |
缘情体物 | 晋·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
道尽途殚 | 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私意自试,必不能堪其所不乐,自卜已审,若道尽涂穷,则已耳。”《晋书·嵇康传》作“道尽途殚”。 |
推情准理 | 《魏书·礼志》:“假使八世,天子乃得事七;六世,诸侯方通祭五;推情准理,不其谬乎!” |
惨然不乐 | 唐 陈鸿《东城老父传》:“自老人居在道旁,往往有郡太守休马于此,皆惨然不乐。” |
还年卻老 | |
罪应万死 | 《晋书 苻坚载记下》:“弟冲不识义方,孤背国恩,臣罪应万死。” |
非同等闲 | 《追求》:“除非他自承怯弱,抛弃了这憧憬,不然,他不得不做一个非同等闲的人。” |
悬鞀建铎 | 语出《淮南子 氾论训》:“禹之时,以五音听治,悬钟鼓磬铎,置鞀,以待四方之士。为号曰:教寡人以道者击鼓,谕寡人以义者击钟,告寡人以事者振铎,语寡人以忧者击磬,有狱讼者摇鞀。” |
朝施暮戮 | 《新唐书·柳泽传》:“故政不常、令不一,则奸诈起而暴乱生焉,虽朝施暮戮,而法不行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