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精剔肥的成语故事


拣精剔肥

拼音jiǎn jīng tī féi

基本解释拣:挑选;精:瘦肉;肥:肥肉。指刻意选择,多方挑剔。

出处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五回:“都氏只是拣精剔肥,东推西阻,媒婆说得丑些,又落得好推。”


暂未找到成语拣精剔肥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拣精剔肥)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法不阿贵 韩非《韩非子 有度》:“法不阿贵,强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参差不齐 东汉 班固《汉书 扬雄传下》:“仲尼以来,国君将相,卿士名臣,参差不齐,壹概诸圣。”
偶变投隙 宋·秦观《谢王学士书》:“每观今时偶变投隙之士,操数寸之管,书方尺之纸,无不拾取青紫为宗族荣耀。”
有进无退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六十一回:“军中无戏言!吾二人当亲冒矢石,昼夜攻之,有进无退。”
不可侵犯 毛泽东《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德国愿意停止反苏,愿意放弃所谓《防共协定》,承认了苏联边疆的不可侵犯。”
水秀山明 宋·黄庭坚《蓦山溪·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力济九区 唐·卢照邻《三国论》:“有大贤而不能用,睹长策而不能施,便谓力济九区,智周万物,天下可指麾而定,宇宙可大呼而致也。”
解铃还是系铃人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0回:“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是系铃人。”
烹犬藏弓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司马称好 五代·李瀚《蒙求》诗:“司马称好。”徐子光集注:“(后汉司马徽)口不谈人之短。与人语,莫问好恶,皆言好。有乡人问徽安否,答曰好。有人自陈子死,答曰大好。妻责之曰:人以君有德,故相告,何忽闻人子死,便言好!徽曰:卿言亦大好。”
心病还须心药医
知名当世 汉·荀悦《汉纪·宣帝纪》:“图画相次于未央宫,第一曰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霍光,次曰卫将军富平侯张安世,……皆有功德,知名当世。”
镜分鸾凤 元·高明《琵琶记·临妆感叹》:“文场选士,纷纷都是才俊徒,少甚么镜分鸾凤。”
为国为民 明·无名氏《渔樵闲话》第一折:“有为国为民贤才,因苦谏不听,反遭诛戮。”
辞不达意 宋 罗烨《醉翁谈录 崔木因妓得家室》:“但恐小子不才,辞不达意。”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史记·淮阴侯列传》:“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不再来。”
怒从心生 《斩鬼传》第七回:“钟馗听说一个鬼字,怒从心生,拔剑就砍。”
覆窟倾巢 《宋书·沈攸之传》:“彼四子者,皆当世雄杰,以犯顺取祸,覆窟倾巢,为竖子笑。”
戎马生郊 《老子》:“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陈鼓应注:“生于郊,指牝马生驹犊于战地的郊野。”
愚者千虑,或有一得 唐 林蕴《上宰相元衡宏靖论兵书》:“苟有妖孽,某安敢不隳裂肝胆,为相公之腹心乎。愚者千虑,或有一得。伏愿相公少赐采择焉。”
得尺得寸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 得尺亦王之尺也。”
风和日暖 宋 王楙《野客丛书 陈胡二公评诗》:“而牡丹开时,正风和日暖,又安得有月冷风清之气象邪!”
忧形于色 《旧唐书·五行志》:“四年六月,天下旱,蝗食田,祷祈无效,上忧形于色。”
疾言遽色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刘宽传》:“典历三郡,温仁多恕,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
黄屋左纛 东汉·班固《汉书·高帝纪》:“纪信乃乘王车,黄屋左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