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险若夷的成语故事

拼音lǚ xiǎn ruò yí
基本解释见“履险如夷”。
出处《晋书·姚苌载记》:“董率大众,履险若夷,上下咸允,人尽死力。”
暂未找到成语履险若夷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履险若夷)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严丝合缝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七回:“外省的地平,又多是用木板铺的,上面严丝合缝盖上,轻易看不出来。” |
肠肥脑满 | 《北齐书 琅邪王俨传》:“琅邪王年少,肠肥脑满,轻为举措,长大自不复然,愿宽其罪。” |
祸福无常 | 明·孙梅锡《琴心记·长门望月》:“祸福无常,忧喜难定,圣上一日心悔,娘娘便荣还,何苦悲凄。” |
墙头草 | 冯志《敌后武工队》第23章:“一个人为国家要宁折不弯,别做墙头草。” |
尊师重道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孔僖传》:“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敬道。” |
姚黄魏紫 | 宋·欧阳修《绿竹堂独饮》诗:“姚黄魏紫开次第,不觉成恨俱零凋。” |
叨陪末座 | 《仪礼·士冠礼》:“兴,筵末坐啐醴。” |
百岁千秋 | 明 康海《王兰卿》第三折:“便活到百岁千秋索一死,则不如另寻个身计。” |
暗斗明争 | 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二卷第七章:“南方的桂滇黔等小军阀,暗斗明争,弄得全中国民不聊生!中国政治真糟啦!” |
八街九陌 | 《三辅旧事》:“长安城中,八街九陌。” |
政简刑清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齐太公世家》:“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 |
犹豫狐疑 | 战国·楚·屈原《楚辞·离骚》:“心犹豫而狐疑兮,欲自适而不可。” |
勤兵黩武 | 凌力《少年天子》第一章:“他终于采纳范文程和汤若望的政见,放弃了徒恃军威的‘勤兵黩武’,采取了招降弭乱的‘文德绥怀’。” |
刺股悬梁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太平御览》第363卷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
至公无私 | 汉·马融《忠经·天地神明》:“忠者,中也,至公无私。” |
敖世轻物 | 《淮南子·齐俗训》:“敖世轻物,不污于俗。” |
沉重少言 | 《魏书·道武七王传·河南王曜传》:“少有父风,颇览书传。沉重少言,宽和好士。” |
礼坏乐崩 | 《汉书·武帝纪》:“盖闻导民以礼,风之以乐。今礼坏乐崩,朕甚闵焉。” |
风行草从 | 《后汉书·郎顗传》:“故《周南》之德,《关雎》政本。本立道生,风行草从,澄其源者流清,溷其本者末浊。” |
积年累月 |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后娶》:“况夫妇之义,晓夕移之;婢仆求容,助相说引。积年累月,安有孝子乎!” |
捉贼见赃 | 元 李文尉《燕青博鱼》第三折:“常言道:'捉贼见脏,捉奸见双。'燕大,你既要拿奸,如今还我奸夫来便罢。” |
兴利剔弊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6回:“趁今日清静,大家商议两件兴利剔弊的事,也不枉太太委托一场。” |
掩面失色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5回:“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 |
无容置疑 | |
穷富极贵 | 晋·葛洪《抱朴子·畅玄》:“故穷富极贵,不足以诱之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