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师自通的成语故事

拼音wú shī zì tōng
基本解释没有老师的传授就能通晓。
出处唐 贾岛《送贺兰上人》诗:“无师禅自解,有格句堪夸。”
暂未找到成语无师自通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无师自通)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返老还童 | 《云笈七签》第60卷:“日服千咽,不足为多,返老还童,渐从此矣。” |
一去不复返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刺客列传》:“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畏葸不前 | 《清史稿 高宗纪二》:“丁卯,以扈从行困畏葸不前,褫丰安公爵、田国思侯爵,阿里衮罢领侍卫内大臣。” |
惝恍迷离 | |
横挑鼻子竖挑眼 | 老舍《龙须沟》第三幕:“他横挑鼻子竖挑眼,倒好像他立下汗马功劳,得由我跪接跪送才对。” |
承平盛世 | 《汉书·食货志》:“王莽因汉承平之业,匈奴称藩,百蛮宾服。” |
磕头烧香 | |
日旰忘食 | 《后汉书·儒林传上·尹敏》:“与班彪亲善,每相遇,辄日旰忘食,夜分不寝。” |
宽以待人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某素知刘备宽以待人,柔能克刚,英雄莫敌。” |
茫无边际 | 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 在矿井里》:“钱花光了,没钱买火车票,父亲急得在湖岸上来回转圈,望着茫无边际的湖水发愁。” |
天昏地黑 | 唐·韩愈《龙移》诗:“天昏地黑蛟龙移,雷惊电激雄雌随。”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四:“只听得一阵风过处,天昏地黑,鬼哭神嚎,眼前伸手不见五指,一时晕倒了。” |
不祧之宗 | 清 黎庶昌《<续古文辞类纂>序》:“曾文正公略师班氏,其文规恢闳阔,遂崒然直哜两汉,况进于此者邪?故今断以马、班、韩、欧为百世不祧之宗云。” |
忠臣义士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每览史籍,观古忠臣义士,出一朝之命,以徇国家之难。” |
不近人情 | 战国 宋 庄周《庄子 逍遥游》:“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
济世经邦 | 明·屠隆《彩毫记·知畿引退》:“此行指望济世经邦,谁想竟成画饼。” |
翻然改图 |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吕凯传》:“将军若能翻然改图,易迹更步,古人不难追,鄙土何足宰哉!” |
纳谏如流 | 元 金仁杰《追韩信》第一折:“为我王纳谏如流,因此上丞相奏准。” |
鸾姿凤态 | 《云笈七签》卷五:“弟子十八人,并皆殊秀,然鸾姿凤态,眇映云松者,有韦法昭、司马子微、郭崇真。” |
短垣自逾 | 《国语·吴语》:“今君掩王东海,以淫名闻于天下,君有短垣而自逾之。” |
持禄养身 | 《清史稿·熊赐履传》:“部院臣工大率缄默瞻顾,外托考成慎重之名,内怀持禄养身之念。” |
撧耳顿足 | 宋·王铚《默记》上卷:“张立于屏风后见之,撧耳顿足。” |
当机立决 | 清 采蘅子《虫鸣漫录》卷一:“国家设官分职,秩有大小,权亦有等差:斩绞者奏请定夺,军流决于臬司,徒决于府,枷仗决于县,法至良也。所患者,不能当机立决,必待报而后施行。” |
心劳日拙 | 《尚书 周官》:“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 |
祸福无偏 | 明·无名氏《锁白猿》第四折:“果然道祸福无偏,善恶相连,则为你昧己瞒心,因此上惹罪招愆。” |
神短气浮 | 明·高攀龙《困学记》:“学者神短气浮,便须数十年静力,方得厚聚深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