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壶刻漏的成语故事

拼音tóng hú kè lòu
基本解释铜壶:古代计时的漏器;刻漏:一种古代计时器。用铜壶盛水滴漏来计时刻。指时光正在流逝
出处唐·温庭筠《鸡鸣埭歌》:“铜壶漏断梦初觉,宝马尘高人未知。”
暂未找到成语铜壶刻漏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铜壶刻漏)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患难与共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 |
鲜为人知 | 王朔《玩儿的就是心跳》:“后来伴着主人度过了那段漫长的鲜为人知的冷宫生活不知洒上了多少珍妃泪。” |
谋臣猛将 | 《晋书·石崇传》:“先帝决独断之聪,奋神武之略,荡灭逋寇,易于摧枯。然谋臣猛将,犹有致思竭力之效。” |
称心满意 |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木绵庵郑虎臣报冤》:“我果有功名之分,若得一日称心满意,就死何恨。” |
危急存亡 |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罢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慷慨激昂 | 唐 柳宗元《柳先生集 卷三十六 上权德舆补阙温卷决进退启》:“今将慷慨激昂,奋攘布衣,纵谈作者之筵,曳裾名卿之门。” |
踌躇满志 | 庄周《庄子 养生主》:“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
推己及人 | 宋 朱熹《与范直阁书》:“学者之于忠恕,未免参校彼己,推己及人则宜。” |
迎奸卖俏 | 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二折:“浇奠罢守定灵床哭少年,则落的两泪涟涟,怕有一等迎奸卖俏俊官员,打一副金头面,早忘了守三年。” |
凤髓龙肝 | 明·孙仁孺《东郭记·吾将瞷良人之所也》:“他故人情蔼,消受他凤髓龙肝;我寸舌应嚼坏,愧没归遗两女子。” |
敦世厉俗 | 宋 苏轼《御试制科策》:“欲兴利除害,则无其人,欲敦世厉俗,则无其具。” |
小打小闹 | 邓小平《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因为我们讲的战争不是小打小闹,是世界战争。” |
柳折花残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78回:“贼势猖獗不可敌,柳折花残血凝碧。” |
求死不得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20卷:“璞流汗惊惧,因成疮疾,遍身有疮,皆有口及舌,日夜楚痛,求死不得。” |
精诚团结 | 《茅盾选集 杂感二题之二》:“唯有盟国的精诚团结,才能赢得和平。” |
桑榆末景 | 清·顾炎武《与李霖瞻书》:“桑榆末景,或可回三舍之戈。” |
河山带砺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 |
闷在鼓里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8章:“坐井观天,闷在鼓里,怎么行?” |
行间字里 | 南朝·梁·简文帝《答新渝侯和诗书》:“垂示三首,风云吐于行间,珠玉生于字里。”清·平步青《霞外■(扌麕)屑·论文下·文章圈点》:“书有圈点勾勒,始自前明中叶选刻时文陋习。然行间字里,触眼特为爽豁,故仿而用之。” |
观往知来 | 《列子 说符》:“是故圣人见出以知入,观往而知来,此其所以先知之理也。” |
打出吊入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0卷:“周三那厮,打出吊入,公然干颡。” |
贵而贱目 | 汉 张衡《东京赋》:“若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 |
众星环极 | 《论语 为政》:“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北辰,北极星。共,“拱”的古字,环绕。汉 张衡《西京赋》:“譬如星之环极,叛赫戏以辉煌。” |
乡规民约 | |
运筹设策 | 太平天国·洪秀全《诛妖歌》:“日夜巡逻严预备,运筹设策夜衔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