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锥刺地的成语故事

拼音yǐ zhuī cì dì
基本解释用锥子刺地来测量地的深浅。比喻见识浅陋,所知甚少。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秋水》:“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
暂未找到成语以锥刺地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以锥刺地)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平风静浪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8回:“时建安十三年冬十一月十五日,天气晴明,平风静浪。” |
深情底理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7回:“内中深情底理,奴才不知道,不敢妄回。” |
致仕悬车 | 东汉·班固《汉书·薛广德传》:“与丞相定国、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俱乞骸骨,皆赐安车驷马。东归沛……县其安车传子孙。” |
卖儿鬻女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7回:“破家荡产,鬻儿卖女,时有所闻。” |
搔着痒处 | 唐 杜牧《读韩杜集》诗:“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 |
婴城自保 | 明·归有光《备倭事略》:“迄今逾月,其势益横,州县廑廑婴城自保。” |
研核是非 | 汉·张衡《东京赋》:“温故知新,研核是非。” |
福寿绵长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84回:“但愿时时敬诵,自然消凶聚庆,福寿绵长。” |
年高望重 | 邹韬奋《我们对于国事的态度和主张》:“而且不仅知识青年的自由安全毫无保障,甚至年高望重为中外人士所敬佩的马寅初先生,也……” |
做眉做眼 | 沈从文《辰河小船上的水手》:“还有许多妇人提起竹篾织就的圆烘笼烤手,一见到年轻水手就做眉做眼。” |
踌躇不定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操欲立后嗣,踌躇不定。” |
马齿徒增 | 《穀梁传 僖公二年》:“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 |
歼一警百 | 清 夏燮《<中西纪事>后序》:“歼一警百,消其观望。” |
竹篮打水 | 唐 寒山《诗》:“我见瞒人汉,如篮盛水走,一气将归家,篮里何曾有?” |
称功颂德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何必借我们,你鼓唇摇舌的,自己开心作戏,却说是称功颂德呢。” |
寝不成寐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5回:“玄德因思水镜之言,寝不成寐。” |
孜孜不怠 | 《汉书·平当传》:“今圣汉受命而王,继体承业二百余年,孜孜不怠,政令清矣。” |
柳陌花丛 | 宋 陆游《风流子》词:“人生谁能料,堪悲处,身落柳陌花丛。” |
振民育德 | 《周易·蛊》:“象曰: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
见风使船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一回:“这贺推仁更有一件本事,是专会见风驶船,看眼色行事。” |
鼠技虎名 | 《雪涛小说》:“夫至于挟鼠技,冒虎名,立民上者皆鼠辈。” |
古今一辙 | 清·姚华《曲海一勺·述旨第一》:“立言者骛高,读书者好奇,与其詹詹,毋宁炎炎,古今一辙,颠扑不破。” |
动心娱目 | 宋·陈亮《跋朱晦庵送写照郭秀才序后》:“及凡世间可动心娱目之事,皆斥去弗愿,若将浼我者。” |
浮言虚论 | 宋·叶适《制科》:“当制举之盛时,置学立师,以法相授,浮言虚论,披抉不穷。” |
散发抽簪 | 三国·魏·钟会《遗荣赋》:“散发抽簪,永纵一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