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独步的成语故事

拼音qiān gǔ dú bù
基本解释谓独具风格,无与伦比。形容造诣之深。
出处宋·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颜鲁公之书,雄姿杰出,千古独步,可仰而不可及耳。”
暂未找到成语千古独步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千古独步)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朝思暮想 | 宋 柳永《倾杯乐》词:“朝思暮想,自家空恁添情瘦。” |
及时应令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又忙着替孙子做了一套及时应令的棉袍褂,预备开贺的那一天好穿了陪客。”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 宋 祝穆《方舆胜览 眉州 磨针溪》:“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
沸沸扬扬 | 《山海经 西山经》:“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源沸沸汤汤。” |
恒河沙数 | 《金刚经 无为福胜分》:“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 |
贫嘴滑舌 | 刘绍棠《蒲柳人家》:“打明天清早起,不许你再跟大姑娘小媳妇儿贫嘴滑舌。” |
怯声怯气 | |
认鸡作凤 | 《万善同归集》卷一:“如楚国愚人认鸡作凤,犹春池小果执石为珠。但任浅近之情,不探深密之旨。” |
蓬户柴门 | 元 无名氏《举案齐眉》第四折:“住的是草舍茅庵,蓬户柴门。” |
词穷理极 | 宋·王安石《辞同修起居注状七之五》:“诚原陛下日月之明,察臣之清,辞穷理极,非如向时避让职事犹在可冒之地。” |
逐字逐句 | 程树榛《大学时代》:“她一下又翻到了今年寒假的第一天日记,并饶有兴趣地逐字逐句看了下去。” |
笔大如椽 | 《晋书 王珣传》:“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曰:‘此当有大手笔事。’” |
个中人 | 宋·苏轼《李颀画山见寄》:“平生自是个中人,欲问渔舟便写真。” |
造言惑众 | 清·壮者《扫迷帚》第十回:“老兄六尺须眉,何苦同妇人女子一般识见,造言惑众,说得天花乱坠,凿凿有据呢!” |
枕典席文 | 汉·李尤《床儿铭》:“虚左致贤,设坐来宾。筵床对儿,盛养已陈。肴仁饭义,枕典席文。” |
躬行实践 | 明·张居正《请申归章饬学政以振兴人才疏》:“躬行实践,以需他日之用。” |
赏罚不当 | 汉·贾谊《新书·过秦中》:“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 |
自报家门 | 宗璞《东藏记》第三章:“嵋慢慢地清楚地自报家门。” |
犬吠之警 | 东汉 班固《汉书 匈奴传赞》:“是时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亡干戈之役。” |
气忍声吞 | 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他一世儿为人,半世儿孤贫,气忍声吞,何日酬恩。” |
迎刃以解 | 《中国近代文论选·论科学之发达可以辟旧小说之荒谬思想》:“准此推之,以真理诘幻状,以实验捣虚情,虽举国若狂,万人同梦,而迎刃以解,涣然冰消。” |
为民除患 | 南朝·宋·刘彧《与诸方镇及诸大臣诏》:“为民除患,兄弟无复多人,弥应思吊不咸,益相亲信。” |
快言快语 | |
白日上升 | 唐 贾岛《赠丘先生》诗:“常言吃药全胜饭,华岳松边采茯神。不遣髭须一茎白,拟为白日上升人。” |
薰风解愠 | 《孔子家语·辩乐》:“昔日舜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诗,其诗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