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潢绝港的成语故事

拼音duàn huáng jué gǎng
基本解释潢:低洼的水坑;港:与江河相通的小河。比喻错误的无法达到的目的地的道路。
出处元·贡师泰《玩斋集·送宗人贡仲归丹阳序》:“虽日諰諰以求其合,必如断潢绝港,其何由达其流而究其源哉!”
暂未找到成语断潢绝港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断潢绝港)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好整以暇 |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六年》:“日臣之使于楚也,子重问晋国之勇。臣对曰:‘好以众整。’曰:‘又何如?’臣对曰:‘好以暇。’” |
不辞而别 | 老舍《不成问题的问题》:“于是,大家想不辞而别。” |
百念皆灰 | 清 魏子安《花月痕》第38回:“我如今百念皆灰,只求归见老母。” |
聆音察理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14回:“我老孙,颇有降龙伏虎的手段,翻江搅海的神通;见貌辨色,聆音察理。” |
履霜坚冰 | 《周易 坤》:“初六,履霜坚冰至。像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
凤凰来仪 | 《尚书 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 |
见弹求鸮 | 庄周《庄子 齐物论》:“且女亦大早计,见卵而求时夜,见弹而求鸮炙。” |
学不躐等 | 西汉·戴圣《礼记·学记》:“幼者听而不问,学不躐等也。” |
无所不晓 | 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一折:“此女甚是聪慧……便是三教九流的说话,无所不通,无所不晓。” |
指手顿脚 |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三:“这时她还在那里指手顿脚的撒野,张裕民不管三七二十一,两步抢到她面前,厉声问道:‘你要干什么?’” |
历历可考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八:“卜子夏为修文郎,郭璞为水仙伯,陶弘景为蓬莱都水监,李长吉召撰白玉楼记,皆历历可考,不能尽数。” |
天长日久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天长日久,这等几间小屋子,弄一对大猱头狮子,不时的对吼起来,更不成事!” |
备尝艰苦 | 《纪闻 吴保安》:“吾自陷蛮夷,备尝艰苦,肌肤毁剔,血泪满池。” |
濮上之音 | 西汉·司马迁《史记·乐书》:“故闻此声必于濮水之上,先闻此声者国削。” |
同心僇力 | 《明史·王直传》:“陛下宵衣旰食,征天下兵,与群臣兆姓同心僇力,期灭此朝食,以雪不共戴天之耻。” |
諠客夺主 | |
口巧手拙 | |
无相无作 | |
掩恶溢美 | 宋·周密《齐东野语·张魏公三战本末略》:“野史各有私,好恶固难尽信,若志状,则全是本家子孙、门人掩恶溢美之词,又可尽信乎?” |
析辨诡辞 | 《汉书 杨雄传下》:“雄见诸子各以其知舛驰,大氐诋訾圣人,即为怪迂,析辨诡辞,以挠世事,虽小辩,终破大道而或众,使溺于所闻而不自知其非也。” |
同舟遇风 | 宋·苏轼《钟子翼哀辞》引:“同舟遇风,胡越可使为左右手,况吾民乎!” |
剪枝竭流 | 《魏书·高闾传》:“堰水先塞其源,伐木必拔其本,源不塞,本不拔,虽剪枝竭流,终不可绝矣。” |
自贻伊戚 | 《诗经 小雅 小明》:“心之忧矣,自诒伊戚。” |
州官放火 |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第五卷:“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於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
知以藏往 | 《周易·系辞上》:“神以知来,知以藏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