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耳拭目的成语故事


倾耳拭目

拼音qīng ěr shì mù

基本解释倾耳:侧着耳朵;拭目:擦眼睛。认真听,仔细看。表示急切想看到所期待的事物。

出处宋·陆游《上殿札子》:“恭惟陛下龙飞御极之初,天下倾耳拭目之时,所当戒者,惟嗜好而已。”


暂未找到成语倾耳拭目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倾耳拭目)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将计就计 元 李文蔚《张子房圯桥进履》:“将计就计,不好则说是好。”
章句之徒 见“章句小儒”。
十步芳草 汉 刘向《说苑 谈丛》:“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汉 王符《潜夫论 实贡》:“夫十步之间,必有茂草;十室之邑,必有俊士。”
精疲力竭 宋 司马光《司马温公文集 卷二 道傍田家》诗:“筋疲力弊不入腹,未议县官租税促。”
胯下蒲伏 宋 秦观《人材》:“将如韩信而有胯下蒲伏之辱。”
盖棺论定 《明史 刘大夏传》:“人生盖棺论定,一日未死,即一日忧责未已。”
急于星火 晋·李密《陈情表》:“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饿殍枕藉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32回:“那个庄上不饿殍枕藉。”
黄锺瓦缶
杖钺一方 《尚书·牧哲》:“王左仗黄钺,右秉白旄以麾。”
精妙绝伦 宋 周密《武林旧事 灯品》:“灯只至多,苏、福为冠,新安晚出,精妙绝伦。”
扞格不通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一回:“其余十八行省,那一处不是执迷不化,扞格不通呢?”
让再让三 明·史可法《复多尔衮书》:“群臣劝进,今上悲不自胜,让再让三,仅允监国。”
尺蠖求伸 《周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
敬如上宾 唐·温奢《续定命录》:“故谏议大夫李行修娶江西廉使王仲舒女。贞懿贤淑,行修敬之如宾。”
半生半熟 元 元怀《拊掌录》:“北都有妓女美色,而举止生梗,土人谓之生张八……野(魏野)赠之诗曰:‘君为北道生张八,我是西州熟魏三,莫怪尊前无笑语,半生半熟未相谙。’座客大发一噱。”
白衣苍狗 唐 杜甫《可叹诗》:“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行若狗彘 西汉 贾谊《论治安策》:“故此一豫让也,反君事仇,行若狗彘。”
回肠寸断 明 汤显祖《还魂记 诘病》:“我发短回肠寸断,眼昏眵泪双淹。”
不知权变 汉·桓宽《盐铁论·世务》:“故虽有诚信之心,不知权变,危亡之道也。”
高爵丰禄 战国·赵·荀况《荀子·议兵》:“是高爵丰禄之所加也,荣孰大焉。将以为害邪?则高爵丰禄以持养之,生民之属,孰不愿也。”
相安相受
睚眦之嫌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胡四娘》:“冀四娘念手足之义,而忘睚眦之嫌。”
临死不怯 宋·洪迈《夷坚乙志》:“为言此人临死不怯,似亦可用。”
魂消魄散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7回:“李明见先折了一个,却待也要拨马回走时,被杨志大喝一声,惊得魂消魄散,胆颤心寒,手中那条枪,不知颠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