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榜定案的成语故事


三榜定案

拼音sān bǎng dìng àn

基本解释三次张榜,广求意见,再作最后决定。极言行事慎重。


暂未找到成语三榜定案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三榜定案)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异途同归 西汉 刘安《淮南子 本经训》:“五帝三王,殊事而同指,异路而同归。”
假以辞色 明 归有光《沈贞甫墓志铭》:“贞甫为人伉厉,喜自修饰,介介自持,非其人未尝假以辞色。”
亦步亦趋 先秦 庄周《庄子 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
射人先射马 唐 杜甫《前出塞》诗之六:“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红紫乱朱 《论语 阳货》:“子曰:恶紫之夺朱也。”《孟子注疏 赵岐 题辞》:“正涂壅底,仁义荒怠,佞伪驰骋,红紫乱朱。”
鸡飞狗跳 茅盾《锻炼》:“然而陈克明却在这里想象,一方面疑神疑鬼,又一方面畏惧怨恨所造成的鸡飞狗跳、人人自危的情形。”
石沉大海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他若是不来,似石沉大海。”
语出月胁 唐 皇甫湜《〈顾况集〉序》:“偏于逸歌长句,骏发踔厉,往往若穿天心,出月胁,意外惊人,语非寻常所能及,最为快也。”
一索得男 《周易 说卦》:“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
亢极之悔 《周易 干》:“上九,亢龙有悔。《晋书 齐王冏传》:“今明公忘亢极之悔,忽穷高之凶。弃五岳之安,居累卵之危,外以权势受疑,内以百揆损神。”
计无付之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夫婢妾贱人感慨而自杀者,非能勇也,其计画无复之耳。”
平地起雷 许地山《海角底孤星》:“这一回,真是个平地起雷咧!”
蹈规循矩 明·徐霖《绣襦记·伪儒乐聘》:“空穷读数行书,蹈规循矩没是非。”
旧调重弹 朱自清《回来杂记》:“北平早就被称为‘大学城’和‘文化城’,这原是旧调重弹,不过似乎弹得更响了。”
架肩击毂 唐·高彦林《唐阙史·卢渥》:“及赴任陕郊,洛城自居守分司朝臣已下,互设祖筵,遮于行路,洛城为之一空。都人观者架肩击毂。”
言方行圆 汉·王符《潜夫论·交际》:“凡今之人,言方行圆,口正心邪。”
露餐风宿 蔡东藩《清史通俗演义》第33回:“沿途露餐风宿,到了汛地,驻扎数月。”
稍纵则逝 清·郎廷槐《师友诗传录》:“当其触物兴怀情来神会,机栝跃如,如兔起鹘落,稍纵则逝矣。”
贪利忘义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 姚滴珠避羞惹羞》:“我是此间良人家女儿,在姜秀才家为妾,大娘不容。后来连秀才贪利忘义,竟把来卖与这郑妈妈家了。”
掠美市恩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二九:“所谓曲意徇物,掠美市恩,其用心要作甚?”
筋疲力倦 鲁迅《花边文学 安贫乐道法》:“就是上海工厂里做工至少每天十点的工人,到晚快边就一定筋疲力倦,受伤的事情是大抵出在那时候的”
计劳纳封 《晋书·庾亮传》:“此之厚幸,可谓弘矣,岂复得计劳纳封,受赏司勋哉!”
一笑一颦 茅盾《子夜》十:“大客厅上有几个人,都屏息侧立,在伺察吴荪甫的一笑一颦。”
烟蓑雨笠 宋·苏轼《书晁说之〈考牧图〉后》诗:“烟蓑雨笠长林下,老去而今空见画。”
以己之心,度人之腹 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 艺林学山八》:“杨(杨慎)以朱(朱熹)忌而毁之,岂以己之心度人之腹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