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奏曝的成语故事


野人奏曝

拼音yě rén zòu pù

基本解释比喻微薄的贡献。

出处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杨朱》:“暨春东作,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隩室,绵纩狐貉。”


野人奏曝的典故

战国时期,宋国有一个没有见过世面的农夫,由于家贫终日穿一件粗麻衣,勉强过冬。第二年春天,天气晴朗,他就脱光衣服在太阳下曝晒,觉得十分舒服,由于没有见过漂亮的皮衣和高大的房子,就对妻子说将把这取暖的办法进献给国王。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野人奏曝)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救经引足 荀况《荀子 仲尼》:“志不免乎奸心,行不免乎奸道,而求有君子圣人之名,辟之是犹伏而咶天,救经而引其足也。”
推波助澜 隋 王通《文中子 问易》:“真君、建德之事,适足推波助澜、纵风止燎尔!”
不同流俗 《礼记 射义》:“不从流俗。
始终不易 《周书 苏湛传》:“臣自惟言辞不如伍被远矣,然始终不易,窃谓过之。”
洋洋盈耳 《论语 泰伯》:“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后悔不及 《左传 哀公六年》:“既成谋矣,何及其未作也,先诸?作而后悔,亦无及也。”
无肠公子 晋·葛洪《抱朴子·登涉》:“称无肠公子者,蟹也。”
各有所短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及孙王离为项羽所虏,不亦宜乎!彼各有所短也。”
五谷不升 《谷梁传·襄公二十四年》:“五谷不升,谓之大侵。”
无边苦海 明·许三阶《节侠记·订访》:“打破了几座愁城,跳出那无边苦海。”
欺人眼目
铿金戛玉 清 周亮工《书影》第一卷:“吾豫当初变时,一人起而左右北地,铿金戛玉,至今踔厉词坛。”
银钩玉唾 宋·黄庭坚《次韵钱穆父赠松扇》:“银钩玉唾明茧纸,松莲轻凉并送似。”
长春不老 《醒世恒言 李道人独步云门》:“各要寻几件希奇礼物上寿,祝他个长春不老。”
遵而勿失 《史记·曹相国世家》:“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天地长久 元·宫天挺《范张鸡黍》第三折:“此一去不回头,好教我这烦恼越感的天地长久。”
忧盛危明 明·陈继儒《读书镜》第二卷:“夫忧盛危明,辟邪镇恶,此皆臣子一念忠义所发,诚不可已。”
泽被后世 陶铸《崇高的理想》:“李冰父子为了解决当时成都平原的水利问题,不知克服了多少困难,终于修成了泽被后世的都江堰。”
积本求原 明 王守仁《与王纯甫书》之三:“后世之学琐屑支离,正所谓采摘汲引,其间亦宁无小补,然终非积本求原之学,句句是,字字合。”
鱼目混珎
持禄养身 《清史稿·熊赐履传》:“部院臣工大率缄默瞻顾,外托考成慎重之名,内怀持禄养身之念。”
播土扬尘 元·王仲文《救孝子》第二折:“恨不得播土扬尘,又无个过性的人。”
纵理入口 汉·司马迁《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许负指其口曰:‘有纵理入口,此饿死法也。’”
凤翥鸾翔 明·李东阳《祭孔氏女文》:“我女之嫁,凤翥鸾翔。我女之行,山遥水长。”
析辨诡辞 《汉书 杨雄传下》:“雄见诸子各以其知舛驰,大氐诋訾圣人,即为怪迂,析辨诡辞,以挠世事,虽小辩,终破大道而或众,使溺于所闻而不自知其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