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势利导的成语故事

拼音yīn shì lì dǎo
基本解释因:循;顺着;势:趋势;利导:引导。顺着事物的发展趋势加以引导推动。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因势利导的典故
战国时,齐人孙膑和魏人庞涓都师从鬼谷子学习兵法。后庞涓做了魏国的大将,因妒忌孙膑的才能高于自己,便砍断了他的双腿,还在他脸上刺字、涂墨。后来,孙膑做了齐国的军师,辅助大将田忌率兵五万攻魏救韩。孙膑照田忌所说,挥师对魏都大梁发动进攻,逼庞涓从韩国退兵。果然,庞涓闻讯忙从韩国撤军。此时齐军已进入魏国。孙膑又对田忌说:“魏国的军队向来以勇猛凶悍著称,他们根本不会把我们齐国的军队放在眼中。会用兵的人,要懂得因势利导的意思,也就是说要顺着对方思想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引诱他们中计。”于是,孙膑把吃饭的灶每天减少一批,制造出齐军大量逃亡的假象。庞涓果然中计,留下步兵,只带精锐部队追击。孙膑在马陵设下埋伏,并在一棵树上写下“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八个大字。庞涓到了马陵,想点火看树上的字。顿时,齐军万箭齐发,魏军伤亡惨重,庞涓身中六箭。兵败如山倒,他只得无奈地拔剑自刎。
这个成语的主人公孙膑并不是叫孙膑,而是受了“膑刑”(断双腿)之后才得了这个名字的。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因势利导)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叶落归根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慧能大师》:“叶落归根,来时无口。” |
月下老人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7回:“若是月下老人不用红线拴的,再不能到一处。” |
鳄鱼眼泪 | 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14章:“‘她也是他们一伙的,别以为她会哭,哭的多伤心呀,’她想,‘那不过是鳄鱼的眼泪罢了!’” |
反面文章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七回:“紫芝道:‘我仿《毛诗》:巨屦扬矣,于彼高冈;大足光矣,于彼馨香。’春辉道:‘“馨香”二字是褒中带贬,反面文章,含蓄无穷,颇有风人之旨。’” |
黑咕隆咚 | 冯志《敌后武工队》第21章:“将他关进黑咕隆咚的牲口房里,摘掉包裹他脑袋的汉奸旗。” |
狮象搏兔,皆用全力 | 清·黄宗羲《<称心寺志>序》:“沾沾卷石之菁华,一花之开落,与桑经郦注争长黄池,则是狮象搏兔,皆用全力尔。” |
飞沙走石 | 唐 谷神子《博异志 吕乡筠》:“若人间吹之,飞沙走石,翔鸟坠地,走兽脑裂。” |
飞禽走兽 | 汉 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飞禽走兽,因木生姿。” |
趾踵相错 |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革命制造厂》:“弃家逃威,望门投止者,趾踵相错。” |
扶不起的阿斗 | 陆天明《省委书记》:“万一马扬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嘴上行,实干不行。” |
淹会贯通 | 明·高启《〈史要类钞〉序》:“遂使义理之微不备,事变之实不详,无以淹会贯通,明其同异而辨其得失矣。” |
恩威并著 |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9卷:“所用之人,各有职掌,恩威并著,无不钦服。” |
清风朗月 | 唐·李白《襄阳歌》:“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 |
铮铮有声 |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十二出:“他也是敝世兄,在复社中铮铮有声,岂肯为此?” |
推诚相待 | 《北齐书·慕容绍宗传》:“我与晋州推诚相待,何忽辄相猜阻,横生此言。” |
裁心镂舌 | 唐 沈亚之《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策》:“如使恢宏博大之士,裁心镂舌,比辞而道,安可见乎?” |
萍踪浪影 | 明·汤显祖《牡丹亭·闹殇》:“恨匆匆,萍踪浪影,风剪了玉芙蓉。” |
鼓旗相当 | 《后汉书·隗嚣传》:“如令子阳到汉中、三辅,愿因将军兵马,鼓旗相当。” |
神魂荡飏 | |
忐上忑下 | 《宋元戏文辑佚·张资鸳鸯灯》:“吃了万千控持,谙了无限磨难,受了多少忐上忑下。” |
千里借筹 | 清·孔尚任《桃花扇》:“受君恩,爵封列侯;镇江淮,千里借筹。” |
探异玩奇 | 唐·刘禹锡《含辉洞述》:“公之来思,探异玩奇,拨野憩林,而民悦之。” |
心软意活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0回:“金桂听见他婆婆如此说,怕薛蟠心软意活了,便泼声浪气大哭起来。” |
深耕易耨 |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
鸣珂锵玉 | 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先兆》:“寻尚主,拜驸马都尉,鸣珂锵玉,出入禁挞,良田甲第,珍宝奇玩,豪华富贵,冠于一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