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不逮意的成语故事

拼音cí bù dǎi yì
基本解释犹言词不达意。
出处清·龙启瑞《覆唐子实书》:“嗣有四乡联团之议,曾泐数行奉达,仓卒中词不逮意。”
暂未找到成语词不逮意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词不逮意)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黄台之瓜 | 《新唐书·承天皇帝倓传》:“贤终日忧惕,每侍上,不敢有言,乃作乐章,使工歌之。其言曰:‘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犹云可,四摘抱蔓归。’” |
变古易俗 | 《楚辞 九辩》:“变古易俗兮世衰,今之相者兮举肥。” |
引车卖浆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公子列传》:“公子引车入市,侯生下见其客朱亥。” |
染指垂涎 | 《元史·郝经传》:“病民诸奸各持两端,观望所立,莫不凯觎神器,染指垂涎。” |
支左屈右 | |
铺张扬厉 | 唐 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铺张对天之闳休,扬厉无前之伟迹。” |
奉天承运 | 明·沈德符《野获编》:“太祖奉天二字,千古独见。故神训中云:皇帝所执大圭上镂‘奉天法祖’四字,臣下诰敕命中,必首云‘奉天承运皇帝’。” |
说古谈今 | 元·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二折:“只待要说古谈今,寻山问水,傍柳穿花;那里也修身正己,利民润物,治国齐家。” |
文经武纬 | 唐·颜真卿《郭公庙碑铭》:“文经武纬,训徒陟步。” |
吃哑巴亏 |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十四回:“且说苗家父子丢了银子,因是暗昧之事,也不敢声张,竟吃了哑巴亏了。 |
磐石之安 | 先秦 荀况《荀子 富国》:“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国安于磐石,寿于旗翼。” |
以螳挡车 | 梁启超《论专制政体有百害于君主而无一利》:“以人力而欲与理势为御,譬犹以卵投石,以螳挡车,多见其不知量而已。” |
如丧考妣 | 《尚书 舜典》:“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 |
发棠之请 | 《孟子·尽心下》:“齐饥,陈瑧曰:‘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 |
无隙可乘 | 《宋书 律历志下》:“臣其历七曜,咸始上元,无隙可乘。” |
霍然而愈 | 鲁迅《父亲的病》:“只一服,便霍然而愈了。” |
积露为波 | 明 袁宏道《题龙堂僧募册》诗:“衲子欲言面羞涩,试介乌纱作檀越,积露为波江可得,东邻北里贤相识。” |
疾不可为 | 《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
顺从其美 | 宋·王谠《唐语林·政事》:“璟,多所裁断,颋皆顺从其美,璟甚悦之。” |
河汉吾言 | 清·蒋湘南《与田叔子论古文第二书》:“足下上观千古,博观而约取之,当不河汉吾言。” |
挑三窝四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5回:“那平姑娘又是个正经人,从不会挑三窝四的。” |
赃贿狼籍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中宗景龙三年》:“中书侍郎兼知吏部侍郎同平章事崔湜、吏部侍郎同平章事郑愔俱掌铨衡,倾附势要,赃贿狼籍,数外留人,授拟不中,逆用三年阙,选法大坏。” |
筛锣擂鼓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28回:“翻筋斗,竖蜻蜓当街上筛锣擂鼓,无所不为的玩耍。” |
越人肥瘠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44回:“越人肥瘠由他罢,秦人各自一关中。” |
方驾齐驱 | 《北史·周宣帝纪》:“令四后方驾齐驱,或有先后,便加谴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