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九之会的成语故事

拼音yáng jiǔ zhī huì
基本解释阳九:古代以4617年为一元,初入元的106年中有九个灾难。道家以3300年为小百六。阳九有天灾,百六有地灾。指灾厄之年。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司马朗传》:“明公以高世之德,遭阳九之会,清除群秽,广举贤士,此诚虚心垂虑,将兴至治也。”
暂未找到成语阳九之会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阳九之会)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笑处藏刀 | 清·李渔《蜃中楼·点差》:“威权震主,势焰薰人,笑处藏刀,毒性有如蜂虿。” |
居高临下 | 北齐 魏收《魏书 财安王》:“缴山立栅,分为数处,居高临下,隔水为营。” |
宾朋满座 | 明 郭勋《雍熙乐府》第四卷:“醉仙楼听鹤鸣一派箫韶洞,宾朋满座,谈笑无穷。” |
人云亦云 | 金 蔡松年《槽声同彦高赋》诗:“槽床过竹春泉句,他日人云吾亦云。” |
臭腐化神奇 | 战国·宋·庄周《庄子·知北游》:“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作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 |
放刁撒泼 | 元·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俺两个全仗俺父亲的虎威,拿粗挟细,揣歪捏怪,帮闲钻懒,放刁撒泼。” |
平地风雷 | 元·汤式《南吕一枝花·言志》:“若说道董仲舒入朝,公孙弘见招,看平地风雷奋头角。” |
累死累活 |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24回:“端英如丧考妣一般,累死累活的大哭。” |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 先秦 庄周《庄子 盗跖》:“顺吾意则生,逆吾意则死。” |
买牛卖剑 | 元·朱庭玉《青杏子·归隐》:“归来好向林泉下,买牛卖剑,求田问舍,学圃耘瓜。” |
叽叽咕咕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在一个床铺旁边,嘴里叽叽咕咕的说了两句听不懂的话,便有一个人在被窝里钻出来。” |
直言谠议 | 宋·钱易《南部新书》甲:“每侍臣赐对,则左右悉去,故直言谠议,尽得上达。” |
探骊得珠 | 清 陈其元《庸闲窄笔记 蒋振生书法论》:“如探骊得珠,觉前贤纷纷议论,均为饶舌矣。” |
七损八伤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四回:“后面伏兵齐起,这索超便有三头六臂,也须七损八伤。”又第一百九回:“降者三万人,除那逃走脱的,其余都是十死九活,七损八伤,颠翻在地,被人马践踏,骨肉如泥的,不计其数。” |
阖第光临 | 鲁迅《狗·猫·鼠》:“上面印着‘为舍妹出阁’、‘小儿完姻’、‘敬请观礼’或‘阖第光临’这些……句子。” |
挥汗成雨 | 春秋 齐 晏婴《晏子春秋 杂下九》:“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
星牖月窗 | 明·杨慎《艺林伐山·星牖月窗》:“凡山洞岩穴,有窍通明,小者曰星牖,大者曰月窗。” |
御下蔽上 | 宋·朱熹《已酉拟上封事》:“妒贤嫉能,御下蔽上,而不忧其有害于圣政也。” |
退步抽身 | |
视下如伤 | 《北史·魏纪·孝文帝纪论》:“加以雄才大略,爱奇好士、视下如伤,役己制物,亦无得而称之。” |
不便之处 | 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54回:“阿珠要自己去劝,毕竟有好些不便之处,亦不敢上楼。” |
贪欲无艺 | 春秋·鲁·左丘明《国语·晋语》:“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 |
确固不拔 | 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六》:“因他们都有确固不拔的自信,所以决不会理会偶像保护者的嘲骂。” |
垂头塌翅 | 《新唐书·萧遘传》:“君臣报国极矣,战力殚矣,尚能垂头塌翅求生于黄门哉!” |
未识一丁 | 《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