蝇头微利的成语故事

拼音yíng tóu wēi lì
基本解释如同苍蝇头那样的小利。比喻非常微小的利润。
出处宋 苏轼《满庭芳》:“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
暂未找到成语蝇头微利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蝇头微利)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一时一刻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2卷:“可怜今日我无钱,一时一刻如长年。” |
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 | 鲁迅《记苏联版画展览会》:“而且证明了我们中国,确有许多‘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必说真话的人们。” |
除旧布新 | 左丘明《左传 昭公十七年》:“冬,有星孛于大辰,西及汉。申须曰:‘彗,所以除旧布新也。’” |
大方之家 | 庄周《庄子 秋水》:“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独断专行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在他却不免有点独断独行,不把督抚放在眼里。” |
人心惟危 | 《尚书 大禹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
没上没下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6回:“再者也没刚柔,有时见了我们,喜欢时没上没下,大家乱顽一阵;不喜欢各自走了,他也不理人。” |
事宽即圆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四十四回:“只怕事大难回,所以踌躇延捱……事宽即圆,支得他去,再可商量。” |
倩人捉刀 | 《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
目见耳闻 | 宋·苏轼《石钟山记》:“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
陨雹飞霜 | 汉 王充《论衡 感虚》:“邹衍无罪,见拘于燕,当夏五月,仰天而叹,天为陨霜。” |
从头至尾 | 宋 朱熹《答吕伯恭(其三三)》:“不免索性说了,从头彻尾,只是此一个病根也。” |
不以为意 | 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秦太上君寺》:“临淄官徒有在京邑,闻怀砖慕势,咸共耻之,唯崔孝忠一人不以为意。” |
掉头鼠窜 | 明·许自昌《水浒记·纵骑》:“他怎肯网开三面漫相遮,教我掉头鼠窜无宁贴。” |
瞋目扼腕 | 商鞅《商君书 君臣》:“瞋目扼腕而语勇者得;垂衣裳而谈说者得;迟日旷久积劳私门者得。尊向三者,无功而皆可以得。” |
无服之殇 | 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以有虞氏之瓦棺葬无服之殇。” |
越古超今 | 宋·朱敦儒《洞仙歌·赠太易》词:“这功名富贵,有也寻常,管做得、越古超今神妙。” |
负才使气 | 《北史·薛憕传》:“常郁郁不得志,每在人间,辄陵架胜达,负才使气,未尝趋世禄之门。” |
千秋万世 | 西汉·司马迁《史记·梁孝王世家褚少孙论》:“梁王上有太后之重,骄蹇日久,数闻景帝好言,千秋万世之后传王,而实不行。” |
车尘马迹 | 宋 朱熹《卧龙庵记》:“余既惜其出于荒堙废壤之余,而又幸其深阻敻绝,非车尘马迹之所能到。” |
贪脏枉法 | |
套言不陈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24回:“九娃拿了一封书,递于绍闻,书上写道:‘字启谭大哥下入目。兹启者,套言不陈。’” |
徒费唇舌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八回:“九公何苦徒费唇舌,你这乡谈暂且留著,等小弟日后学会再说罢。” |
刺骨悬梁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可怜刺骨悬梁志,险作离乡背井魂。” |
轻贤慢士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3回:“韩玄残暴不仁,轻贤慢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