枉口诳舌的成语故事

拼音wǎng kǒu kuáng shé
基本解释见“枉口拔舌”。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97回:“那张氏穿针儿枉口诳舌,陷害无辜。”
暂未找到成语枉口诳舌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枉口诳舌)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切树倒根 | |
挟天子以令诸侯 | 宋 张端义《贵耳集》下卷:“挟天子以令诸侯,诸侯必从,然谓之尊君则不可。” |
天府之土 |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 |
一去不返 | 梁遇春《寄给一个失恋人的信(二)》:“看着青春的易逝,才觉得青春的可贵,因此也更想能够在这一去不返的瞬间里得到无穷的快乐。” |
不可侵犯 | 毛泽东《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德国愿意停止反苏,愿意放弃所谓《防共协定》,承认了苏联边疆的不可侵犯。” |
巧夺天工 | 晋 郭璞《葬书》:“微妙在智,触类而长,玄通阴了,巧夺造化。” |
礼贤接士 | 宋·王谠《唐语林·政事》:“三年为蜀帅,惠化大行,不事威仪,礼贤接士。” |
一身二任 | 《汉书·王吉传》:“诸侯骨肉莫亲大王,大王于属则子也,于位则臣也,一身而二任之责加焉。” |
配享从汜 | 《宋史·礼志八》:“国子司业蒋静言:‘先圣与门人通被冕服无别,配享从汜之人当从所封之爵服。’” |
不易一字 | 《新唐书 王勃传》:“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 |
解囊相助 | 明 张岱《琅孉文集 募修岳鄂王祠募疏》:“若有贤士大夫解囊乐助,自为王所式凭。” |
持刀执棍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7回:“便有许多王孙公子要求娶他,又有些媒婆扯扯拽拽扶他上车,自己不肯去。一回儿又有盗贼劫他,持刀执棍的逼勒。” |
施恩布德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45卷:“夫学道者,第一欲得广行阴德,慈向万物,救人危难,度人苦厄,轻财重道,施恩布德,最为上善。” |
燔书坑儒 | 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下》:“并六国,称皇帝,负力怙威,燔书坑儒,自任私智。” |
断齑画粥 | 宋 魏泰《东轩笔录》:“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齑数十茎,酢汁半盂,入少盐,暖而啖之。” |
怏怏不平 | 《隋书·虞世基传》:“贫无产业,每佣书养亲,怏怏不平。” |
鼠心狼肺 | 清·郑燮《后孤儿行》:“丈丈翁,得钱归,鼠心狼肺,侧目吞肥,千谋万算伏危机。” |
鹭约鸥盟 | 宋·高观国《青玉案》词:“一堤风月,六桥烟水,鹭约鸥盟在。” |
强死赖活 | 谷峪《三十张工票》:“大国强死赖活地把她拉到地里。” |
丰容盛鬋 | 曾朴《孽海花》第31回:“后一个是丰容盛鬋,光采照人。” |
舞弄文墨 | 《隋书·王世充传》:“善敷奏,明习法律,而舞弄文墨,高下其心。” |
杜门不出 | 《国语·晋语一》:“谗言益起,狐突杜门不出。” |
轩昂魁伟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7回:“宋江看孙安轩昂魁伟,一表非俗,下阶迎接。” |
胸有甲兵 | 明·沈采《千金记·遇仙》:“才兼文武,惭非伊吕之俦;胸有甲兵,颇让孙吴之术。” |
三折之肱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69回:“今闻老爷大展三折之肱,治我一国之主,若主上病愈,老爷江山有分,我辈皆臣子也,礼当拜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