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弦哀歌的成语故事

拼音dú xián āi gē
基本解释弦:琴弦。指独自弹奏弦乐器,哀声歌唱。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天地》:“子非夫博学以拟圣,於于以盖众,独弦哀歌,以卖名声于天下者乎?”
暂未找到成语独弦哀歌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独弦哀歌)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弄瓦之喜 | 《诗·小雅·斯干》:“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 |
垂耳下首 | 宋·陈亮《酌古论·李愬》:“故虽驱而用之,而垂耳下首,卒不敢动。” |
明镜高悬 | 元 关汉卿《望江亭》第四折:“今日个幸对清官,明镜高悬。” |
掘墓鞭尸 | 西汉·司马迁《史记·伍子胥列传》:“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力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
燕语莺声 | 元 关汉卿《金线池》楔子:“袅娜复轻盈,都是宜描上翠屏,语若流莺声似燕,丹青,燕语莺声怎画成?” |
丘壑泾渭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9回:“若论心里的丘壑泾渭,颇步熙凤的后尘。” |
避难就易 | 《元史 文宗纪四》:“大都总管刘原仁称疾,久不视事,及迁同知储政院事,即就职,侥幸巧宦,避难就易。” |
倾肝沥胆 | 宋·梅尧臣《闻密赐》:“倾肝沥胆谢不敏,岂可便恃张良才。” |
龙行虎步 | 《宋书 武帝纪》:“刘裕龙行虎步,视瞻不凡,恐不为人下,宜蚤为其所。” |
铁杵成针 | 明 郑之珍《目连救母 四 刘氏斋尼》:“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 |
百思不得其故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鸡不代伏,又何以传种至今也。此真百思不得其故矣。” |
狐裘蒙茸 | 《史记·晋世家》:“狐裘蒙茸,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
乐而不荒 |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其余皆数世之主也。子展其后亡者也,在上不忘降。印氏其次也,乐而不荒。”又《襄公二十九年》:“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用而不匮,广而不宜。”杜预注:“节之以礼。” |
纷纷议论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4回:“这里李纨等纷纷议论,便传唤看园子的一干人来,叫把园门锁上。” |
不可饶恕 | 王朔《我是“狼”》:“特别是那时,这种发现都会被认为是不可饶恕的背叛。” |
白骨再肉 | 唐 张文成《游仙窟》:“十娘怜悯客人,存其死命,可谓白骨再肉,枯树重花。 |
众口销铄 | |
持刀动杖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4回:“谁闹来着?你先持刀动杖的闹起来,倒说别人闹。” |
病风丧心 | 宋·苏洵《谏论》:“人之情非病风丧心,未有避赏而就刑者。” |
雕栏画栋 |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12回:“看看来到一个殿庭左侧,只见雕栏画栋,屋脊刺天。” |
隐鳞戢翼 | 南朝·梁·任昉《宣德皇后令》:“在昔晦明,隐鳞戢翼。” |
渊蜎蠖伏 | 明·归有光《明君恭己而成功论》:“渊蜎蠖伏之中,深宫宥密之地,俯仰之间,而抚四海之外,岂其疲智虑于一人之耳目哉?” |
同心协契 | 《南史·宋纪·武帝》:“同心协契,所在蜂起,即日斩伪徐州刺史安成王修、青州刺史弘。” |
磨砻镌切 | 宋·王安石《进说》:“磨砻镌切,沉浸灌养,行完而才备。” |
礼贤远佞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0回:“赵盾等屡屡进谏,劝灵公礼贤远佞,勤政亲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