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声逐响的成语故事


随声逐响

拼音suí shēng zhú xiǎng

基本解释指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出处东汉·王符《潜夫论·贤难》:“此随声逐响之过也。”


随声逐响的典故

从前司原氏夜间去田野打猎追逐一只鹿往东跑去,他听见西边一群人正在喧叫抓一头猪,他埋伏下来捉住那头浴白色土的猪,该猪发出亲昵的声音,以为是神物就带回家供养。不久暴雨把猪身上的白色土冲刷掉,原是自己的猪,这是随声逐响造成的错。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随声逐响)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丰功伟绩 宋 周行己《上宰相书》:“逮事三主,始终一心,丰功伟绩,昭焕今古。”
命途多舛 唐 王勃《滕王阁饯别序》:“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乘虚而入 宋 张君房《去芨七筌》第120回:“将至所居,自后垣乘虚而入,径及庭中。”
卑躬屈膝 宋 魏了翁《鹤山文集 江陵州丛兰精舍记》:“公卿大臣皆卑躬屈膝唯后,虽谢安石之贤也,而犹不能免。”
偏乡僻壤 孙中山《大总统令内务部晓示人民一律剪辫文》:“兹查通都大邑,剪辫者已多,至偏乡僻壤,留辫者尚复不少。”
作奸犯科 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神彩奕奕 明·朱国桢《资德大夫正治上卿高先生墓志铭》:“自幼神彩奕奕,善读书,言动如成人。”
年经国纬
访亲问友 茅盾《<子夜>后记》:“足有半年多不能读书作文,于是每天访亲问友,在一些忙人中间鬼混,消磨时光。”
色胆如天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五回:“那和尚一头接茶,两只眼涎瞪瞪的只顾看那妇人身上,这妇人也嘻嘻的笑着看这和尚。人道色胆如天,却不防石秀在布廉里张见。”
鸱张门户 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九:“余雅不喜诗坛吟社之说,大概起于前明末年鸱张门户之恶习。”
死相枕藉 《明史·李文祥等传赞》:“抗言极论,窜嫡接踵,而来者愈多;死相枕藉,而赴蹈恐后。”
鹰扬虎视 《诗经·大雅·大明》:“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周易·颐》:“虎视耽耽,其欲逐逐。”三国魏·应璩《与侍郎曹长思书》:“王肃以宿德显授,何曾以后进见拔,皆鹰扬虎视,有万里之望。”
赍志没地 南朝·梁·江淹《恨赋》:“赍志没地,长怀无已。”
废然而返 庄周《庄子 德充符》:“我拂然而怒,而适先生之所,则废然而反。”
升堂入室 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香消玉减 元 贾仲名《萧淑兰》第二折:“则为他粉悴胭憔,端的是香消也那玉减。”
杖莫如信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八年》:“舍之闻之:‘杖莫如信’。完守以老楚,杖信以待晋,不亦可乎。”
亡国败家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安其危而利其葘,乐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
赤口烧城 明·杨慎《后蚊赋》:“谮有国兮,赤口烧城;烦言喷兮,积毁销骨。”
言芳行洁 清·方文《赠别周颖侯》诗:“言芳行洁师古人,白玉不肯污纤尘。”
错过时机 刘知侠《铁道游击队》第27章:“打一下吧!不要错过机会!”
遐尔闻名
言不及私 唐·房玄龄《晋书·王湛传》:“临终,与谢安、桓冲书,言不及私,惟忧国家之事,朝野甚痛惜之。”
岁暮天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