缊袍不耻的成语故事


缊袍不耻

拼音yùn páo bù chǐ

基本解释缊袍:以乱麻、乱棉絮制成的袍子,指穷人穿的衣服;耻:丢脸。虽穿得破,而不认为可耻。比喻人穷志不穷。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子罕》:“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子路)也欤。”


暂未找到成语缊袍不耻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缊袍不耻)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八荒之外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仲尼》:“虽远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内,来干我者,我必知之。”
度己失期
开足马力
回肠九转 《柳荫记》:“难坏人这阵无计想,好叫人回肠九转无主张。”
人以群分 《易·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雅雀无声 《廿世纪女界文明灯》弹词:“文樱宣读报告,台下静听,一时雅雀无声的,但闻时钟叮当。”
丸泥封关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隗嚣传》:“元清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
嫂溺叔援 语出《孟子·离娄上》:“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
唐突西施 梁启超《诗话》:“更会串一戏,曰《易水饯荆卿》,其第一幕‘饯别’内,有歌四章,以《史记》所记原歌作尾声,近于唐突西施,点窜《尧典》。”
待月西厢 唐 元稹《月明三五夜》诗“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渡河香象 《优婆塞戒经》第一卷:“如恒河水。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能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
蹑影潜踪 清·李渔《比目鱼·奏捷》:“蹑影潜踪,追来不放松,敛锐锋藏,还愁遇夹攻。谋臣计也空,武臣力也穷。”
破国亡宗 宋·苏轼《东坡志林》第五卷:“用商鞅桑宏羊之术,破国亡宗者皆是也。”
白龙鱼服 西汉 刘向《说苑 正谏》:“昔白龙下清泠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
习焉弗察 清·梁章钜《浪迹续谈·孙白谷》:“此实传庭,又或误以为‘傅庭’,耳食之徒,遂习焉弗察耳。”
分斤掰两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真真泥腿光棍,专会打细算盘、‘分金掰两’的。”
天下老鸦一般黑 鲁迅《致孙伏园》:“前几天也颇有流言,正如去年夏天我在北京一样。哈哈,真是天下老鸦一般黑。”
独步当时 《晋书·陆喜传》:“文藻宏丽,独步当时;言论慷慨,冠乎终古。”
惜孤念寡 元·张廷玉《看钱奴》第一折:“盖寺建塔,修桥补路,惜孤念寡,敬老怜贫,我可也舍的,则是圣贤可怜见我。”
季孙之忧 《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闲愁万种 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真乃是消磨了闲愁万种。”
不藏不掖
隐鳞戢翼 南朝·梁·任昉《宣德皇后令》:“在昔晦明,隐鳞戢翼。”
祸福之门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慎势》:“故小大、轻重、少多、治乱不可不察,此祸福之门也。”
英雄短气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马介甫》:“只缘儿女情长,遂使英雄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