踊跃争先的成语故事

拼音yǒng yuè zhēng xiān
基本解释踊跃:欢欣奋起的样子。积极争着赶在前头,不甘落后。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4回:“遇见善事,莫不踊跃争先,毫无小人习气,因而邻邦都以‘大人国’呼之。”
暂未找到成语踊跃争先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踊跃争先)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列风淫雨 |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练字》:“《尚书大传》有‘别风淮雨’,《帝王世纪》云‘列风淫雨’;‘别’、‘列’、‘淮’、‘淫’,字似潜移;‘淫’‘列’义当而不奇,‘淮’‘别’理乖而新异。 |
甘之如饴 | 宋 真德秀《送周天骥序》:“非正义之富贵,远之如垢污;不幸而贱贫,甘之如饴蜜。” |
平风静浪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8回:“时建安十三年冬十一月十五日,天气晴明,平风静浪。” |
刀山火海 | 汉 高安世译《佛说鬼问目连经》:“我一生已来,或登刀山剑树地狱,或堕火坑……” |
鼠穴寻羊 | 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第四卷:“余笑曰:‘此之谓鼠穴寻羊,蜂窠唱戏,非以诗学教人之道也。’” |
冒名顶替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25回:“你走了便也罢,却怎么绑些柳树在此,冒名顶替?” |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八回:“施主莫恼。‘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你就与我说说地名如何?我也可解得你的烦恼。” |
艳如桃李,冷若冰霜 | 清 伤时子《苍鹰击 割爱》:“敢道艳如桃李,冷若冰霜,芝兰其馨,金石其操,故是青楼贱质,红粉庸姿。” |
一虎不河 | 《诗·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
点滴归公 | 郭沫若《洪波曲》第八章:“那要算是数目最大而且最容易舞弊的一件,却是点滴归公。” |
大逆不道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 |
云开雾释 | 清·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千古名臣,每遭谗谤,而转瞬云开雾释,日光月华。” |
高情远意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西昆体》:“义山诗世人但称颂其巧丽,至与温庭筠齐名。盖俗学只见其皮肤,其高情远意,皆不识也。” |
上无片瓦,下无立锥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丰化和尚》:“上无片瓦,下无卓锥,学人向什么处立?” |
不拘形迹 | 茅盾《子夜》四:“曾沧海回头一看,认得是土贩李四;在某一点上,他这李四是不拘形迹的密友。” |
狼吞虎噬 | 明·无名氏《鸣凤记·二相争朝》:“你辟私门,贿赂行,半朝臣,皆从顺。你狼吞虎噬伤残了万民百姓,害得那有功臣百事无成。” |
丰屋蔀家 | |
一褱而论 | |
众口之辩 | 战国·宋·庄周《庄子·秋水》:“公孙龙问于魏牟曰:‘龙少学先王之道,长而明仁义之行,合同异,杂坚白,然不然,可不可,因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吾自以为至达已。’” |
旷职偾事 | 《明史·刘健传》:“文武臣旷职偾事,虚糜廪禄者,宁可不黜。” |
狗马之心 | 东汉·班固《汉书·汲黯传》:“臣常有狗马之心。” |
风中秉烛 | 元·无名氏《海门张仲村乐堂》第一折:“我将世事都参透,幻身躯似风中秉烛,可怜见便似兀那水上浮沤。” |
雄材伟略 | 明·沈鲸《双珠记·辕门遇友》:“王兄,你是雄材伟略,真不忝提戈戡乱。” |
攻心扼吭 | 清·魏源《圣武纪》卷一:“先取山海关,则关外诸城唾手可得,此攻心扼吭之法也。” |
生发未燥 | 《宋书 索虏传》:“焘大怒,谓奇曰:‘我生头发未燥,便闻河南是我家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