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口孺子的成语故事


黄口孺子

拼音huáng kǒu rú zǐ

基本解释黄口:儿童;孺子:小孩子。常用以讥讽别人年幼无知。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3回:“朕用兵老矣,岂反不如一黄口孺子耶!”


暂未找到成语黄口孺子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黄口孺子)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承上启下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故君子戒慎”唐 孔颖达疏:“故,承上启下之辞。”
兰芷之室 西汉·戴圣《大戴礼记·曾子疾病》:“与君子游,苾乎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
勇猛直前 宋·朱熹《答刘智夫书》:“若勇猛直前,便以头目脑髓布施,亦无不可也。”
鼻端生火 语出《南史 曹景宗传》:“我昔在乡里,骑快马如龙……觉耳后生风,鼻头出火。”
社威擅势 《淮南子·汜论训》:“将相摄威擅势,私门成党,而公道不行。”
绝不护短 明·吕坤《呻吟语》第二卷:“修身以不护短为第一长进。人能不护短,则长进至矣。”
雄才大略 东汉 班固《汉书 武帝纪赞》:“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名高难副 《后汉书 黄琼传》:“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以狸致鼠,以冰致绳 《吕氏春秋 功名》:“以狸致鼠、以冰致绳,虽工不能。”
司马称好 五代·李瀚《蒙求》诗:“司马称好。”徐子光集注:“(后汉司马徽)口不谈人之短。与人语,莫问好恶,皆言好。有乡人问徽安否,答曰好。有人自陈子死,答曰大好。妻责之曰:人以君有德,故相告,何忽闻人子死,便言好!徽曰:卿言亦大好。”
囊橐萧瑟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5回:“老夫闻知,惟恐被害,逃到外洋。无耐囊橐萧瑟,衣食甚难。”
美意延年 先秦 荀况《荀子 致士》:“得众动天,美意延年。”
人烟稀少 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四卷:“此去俱是长源深谷,人烟稀少,汝往前村寻问那家借宿一宵,明日早上山去。”
扶危济困 明 施耐庵《水浒传》:“素知将军仗义行仁,扶危济困,不想果然如此义气!”
大可不必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3回:“如今要再去学那下马冯妇,也就似乎大可不必了。”
螳螂捕蛇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螳螂捕蛇》:“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攧不可去。久之,蛇竟死。”
兰桂齐芳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20回:“现今荣宁两府,善者修缘,恶者悔祸,将来兰桂齐芳,家道复初,也是自然的道理。”
顷刻之间 《旧五代史·周书·太祖记》:“纷纭而逼胁愈间,顷刻之间,安危莫保。”
生手生脚 端木蕻良《鹭鸶湖的忧郁》:“他生手生脚的,心头忐忑的跳着。”
恩恩相报 明·罗贯中《平妖传》第十一回:“曾有病,他割下腿上的一片精肉煎汤我吃,我就好了……我会去救他,正是恩恩相报。”
党恶佑奸 元·耶律楚材《辨邪论序》:“党恶佑奸,坏风伤教,千载之下,罪有所归。”
风清月明 明 刘基《横碧楼记》:“又闻柯亭有美竹,可为笛,风清月明,登楼一吹,可以来凤凰,惊蛰龙,真奇事也。”
决痈溃疽 《南齐书·柳世隆传》:“今乃举兵内侮,奸回外炽,斯实恶熟罪成之辰,决痈溃疽之日。”
袖中挥拳 清·王夫之《示子侄》:“其始无端,其终无谓。袖中挥拳,针尖竞利。”
相机观变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0回:“元帅屯兵于郝山矶,相机观变,可以万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