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极必复的成语故事

拼音bō jí bì fù
基本解释剥卦阴盛阳衰,复卦阴极而阳复。比喻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出处陈其美《致黄克强书》:“剥极必复,否极必泰,循环之理,不减毫发。”
暂未找到成语剥极必复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剥极必复)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孜孜不倦 | 《尚书 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后汉书 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三国志 蜀书 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 |
开路先锋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卷:“你只把(弹弓)背在身上,一路虽然抵不得万马千军,大约也算得一个开路的先锋,保镖的壮士。” |
调虎离山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53回:“我是个调虎离山计,哄你出来争战。” |
俯首帖耳 | 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
斗美夸丽 | 宋 吴自牧《梦梁录 民俗》:“有一等晚年后生,不体旧规,裹厅巾异服,三五为群,斗美夸丽,殊令人厌见。” |
远求骐骥 | 《晋书·冯跋载记》:“吾远求骐骥,不知近在东邻,何识子之晚也!” |
摩肩接踵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一》:“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 |
鸢肩豺目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梁冀传》:“冀字伯卓。为人鸢肩豺目。” |
河同水密 | 《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邵氏故意欲责秀姑,却教秀姑引得贵以塞其口。彼此河同水密,各不相瞒。” |
与日月争光 | 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
门户洞开 |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13章:“派到中国来的间谍可以化装成旅行家或者利用其它名义,在这个门户洞开的国度里以‘贵宾’的身份出现。” |
走为上计 | 《南齐书 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 |
草率将事 | 叶圣陶《〈叶圣陶文集〉自序》:“虽说不愿意十分撤烂污,然而‘半生不熟’‘草率将事’产毛病总不能免。” |
拨草寻蛇 | 明 汤显祖《牡丹亭 回生》:“咳,柳郎真信人也。亏杀你拨草寻蛇,亏杀你守株待兔。” |
返视内照 | 《禅真逸史》第十七回:“澹然凝神静养一会,早听四野鸡鸣,于是垂目低眉,返视内照。” |
楼船箫鼓 | |
积劳致疾 | 董必武《挽沈骊英女士》:“积劳而致疾,突发未能痊。” |
语言无味 | 唐 韩愈《送穷文》:“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 |
颐神养气 | 金·马钰《满庭芳》词:“蓬头垢面,秘奥埋名。颐神养气忘形。” |
老身长子 | 战国·赵·荀况《荀子·儒效》:“乃始率其群徒,辩其谈话,明其辟称,老身长子,不知恶也。” |
饰怪装奇 | 清·李渔《闲情偶寄·演习·变调》:“今之梨园,购得一新本,则因其新而愈新之,饰怪装奇,不遗余力。” |
赦过宥罪 | 《易 解》:“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罪。” |
恨如头醋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6回:“家人、婆娘,两天要打八顿。这些人都恨如头醋。” |
做好做歹 | 《金瓶梅词话》第九九回:“陆秉义见刘二打得凶,和谢胖子做好做歹,反他劝的去了。” |
扫眉才子 | 唐 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诗:“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