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子贰臣的成语故事

拼音nì zǐ èr chén
基本解释贰臣:由旧朝投降后在新朝又担任官职的人。忤逆不孝的儿子,不忠的大臣。
出处瞿秋白《鲁迅的精神》:“鲁迅从进化论进到阶级论,从绅士阶级的逆子贰臣进到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真正的友人,以至战士。”
暂未找到成语逆子贰臣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逆子贰臣)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隳肝沥胆 | 唐·元稹《上裴度相公书》:“宰物者虽朝许之以纶诰,暮许之以专席,厚则厚矣,遽责有隳肝沥胆同厮养之用力,亦难哉!” |
黄金时代 | 廖仲恺《中国人民和领土在新国家建设上之关系》:“自己不想个正当方法奋斗去,却敛着手等候那黄金时代来碰他。” |
备位将相 | 东汉·班固《汉书·萧望之传》:“吾尝备位将相,年逾六十矣。” |
浑浑噩噩 | 汉 扬雄《法言 问神》:“虞夏之《书》浑浑尔,《商书》灏灏尔,《周书》噩噩尔。” |
薄利多销 |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采取薄利多销、稳定物价或适当降价的政策,在向缺粮区农民供应粮食方面,一般略有补贴。” |
硁硁之愚 | 《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 |
轻尘栖弱草 | 汉·刘向《列女传》:“人生世间,如轻尘栖弱草耳,何至辛苦乃尔!” |
一身作事一身当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2回:“我恨他为什么这样胆小,一身作事一身当,为什么要逃。就是他一辈子不来了,我也一辈子不嫁人的。” |
作茧自缠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此鬼沾沾于遗蜕,殊未免作茧自缠。” |
潘鬓成霜 | 晋·潘岳《秋兴赋并序》:“斑鬓髟以承弁兮,素发飒以垂领。” |
杀鸡骇猴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3回:“俗话说得好,叫做'杀鸡骇猴',拿鸡子宰了,那猴儿自然害怕。” |
玩火自焚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四年》:“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 |
声气相投 | 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9回:“自然是声气相投,定行见用于世,各着功名,可胜欣赏。” |
轻薄无行 | 《晋书·华表传》:“恒为州大中正,乡人任让轻薄无行,为恒所黜。” |
恃才傲物 | 《梁书 萧子显传》:“恃才傲物,宜谥曰骄。” |
花辰月夕 | 清 王韬《淞滨琐话 药娘》:“每值花辰月夕,辄置酒宴赏。” |
颜面扫地 |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戴过一次高帽子的,从此颜面扫地,做不起人。” |
豺狼虎豹 | 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八回:“实在可怕的是豺狼虎豹。天晚了,倘若出来个把,我们就坏了。 |
谑而不虐 | 《诗经·卫风·淇奥》:“善戏谑兮,不为虐矣。” |
咏桑寓柳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每日一入学中,四处各坐,却八目勾留,或设言托意,或咏桑寓柳,遥以心照,却外面自为避人眼目。” |
凛若秋霜 | 唐·刘知畿《史通·杂说上》:“谈恩惠是煦如春日,纪严切则凛若秋霜。” |
贫无担石 | 明·袁宏道《叙四子稿》:“理本荒也,而剽窃二氏之皮肤,如贫无担石之人,指富家之囷,以夸示乡里也。” |
病国殃民 | 《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只为李林甫、杨国忠相继为相,妒贤妒能,病国殃民,屈在下僚,不能施展其才。” |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 周作人《杨柳》:“大抵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一类的大题目,文章又照例是空泛的。” |
临危下石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59回:“夸谈经济者,少甚么看风使舵、临危下石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