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趋亦步的成语故事


亦趋亦步

拼音yì qū yì bù

基本解释见“亦步亦趋”。

出处《庄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


暂未找到成语亦趋亦步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亦趋亦步)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筚路褴褛 应修人《上海通信图书馆与读书自由》:“我们筚路褴褛,孤军苦战,非为金钱,非为名誉,不厌不倦,但求心之所安。”
极情尽致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三回:“果然蒋玉函扮了秦小官伏侍花魁醉后神情,把那一种怜香惜玉的意思,做得极情尽致。”
引人入胜 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任诞》:“王卫军云,酒正自引人着胜地。”
重山复岭 明·何景明《进舟赋》序:“予使于滇,行将万里,所越皆重山复岭,以舆以马,颠顿驰跋,而不任其劳。”
浮而不实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下册:“反过来‘嬉’字不作懒惰解释,要当作浮而不实的不敬来讲。”
不瘟不火
百废俱兴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
蹈袭覆辙 《宋史·米芾传》:“芾为文奇险,不蹈袭前人轧辙。”
文修武偃 唐·王起《鼋鼍为梁赋》:“我皇仁治道丰,文修武偃,要荒毕服。”
一狠二狠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六回:“你既要干这营生,不如一狠二狠,把奴才结果了。”
伤天害理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吕无病》:“堂上以我为天下之龌龊教官,勒索伤天害理之钱,以吮人痈痔者耶!”
背惠食言 《周书 杨荐传》:“荐至蠕蠕,责其背惠食言,并论结婚之意。”
蚁附蜂屯 严复《原强》:“一旦有急,则蚁附蜂屯,授之以扞格不操之利器,曳兵而走,转以奉敌。”
千形一貌,百喙一声 黄人《<清文汇>序》:“引绳墨,立橅型,如村塾之训蒙,如琐院之课士,俾千形一貌,百喙一声。”
五陵年少 唐·白居易《瑟琶行》:“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放纵不拘 《汉书·游侠传·陈遵》:“竦博学通达,以谦俭自守,而遵放纵不拘,操行虽异,然相亲友。”
一命鸣呼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合同文字记》:“又过半年,忽然刘二感天行时气,头疼发热。正是:‘福无双至从来有,祸不单行自古闻。’害了六七日,一命呜呼,已归泉下。”
心花怒发 清·郑燮《花间堂诗草跋》:“一旦心花怒发,便如太华峰头十丈莲矣。”
虎略龙韬 明·刘基《悲杭城》诗:“一朝奔迸各西东,玉斝金杯散蓬荜。清都太微天听高,虎略龙韬缄石室。”
目不苟视 明·李贽《卓吾论略》:“吾大人何如人哉?身长七尺,目不苟视。”
瞻云陟屺 《诗经·魏风·陟岵》:“陟彼屺兮,瞻望母兮。”
涓滴不漏
贯鱼成次 《晋书·刘毅传》:“本立格之体,将谓人伦有序,若贯鱼成次也。”
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晋·陈寿《三国志·吕蒙传》:“贫贱难可居,脱误有功,富贵可致,且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融洽无间 瞿秋白《文艺杂著 弟弟的信》:“他的哲学的所谓‘森林哲学’,应当与自然融洽无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