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污含垢的成语故事


纳污含垢

拼音nà wū hán gòu

基本解释纳:接受;垢:污秽。包藏容纳污秽的东西。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暂未找到成语纳污含垢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纳污含垢)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先天不足 清 李汝珍《镜花缘》:“小弟闻得仙人与虚合体,日中无影;又老人之子,先天不足,亦或日中无影。”
漠不相关 清·严复《有如三保》:“而洙泗之间,弦歌自若,一若漠不相关也者。”
以战去战 先秦 商鞅《商君书 画策》:“故以战去战,虽战可也。”
蜂营蚁队 明 宋濂《次刘经历韵诗》:“一朝闽寇掠乡部,蜂营蚁队来无涯。”
天赐之福
革旧鼎新 明·李贽《代深有告文》之二:“切以诵经者,所以明心见性,礼忏者,所以革旧鼎新。”
兴家立业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十二回:“纵不能兴家立业,也不至弃田荡产。”
将胸比肚 清·李渔《比目鱼·偕亡》:“劝你自发良心将胸比肚。”
万赖无声 唐朝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万赖此俱寂,唯闻钟磬音。”
目无尊长 巴金《家》:“她不满意觉慧的目无尊长的态度,更不满意觉民的反抗家长、实行逃婚的手段。”
下学上达 《论语 宪问》:“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三年化碧 先秦 庄周《庄子 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战国·宋·庄周《庄子·知北游》:“终日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搏之而不得也。”
时隐时现 明·袁宏道《广庄·人间世》:“子房当烹狗藏弓之世,时隐时现,托赤松以自保。”
河清人寿 清·顾贞观《金缕曲·寄吴汉槎宁古塔以词代书》词之二:“但愿得、河清人寿。归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
局地吁天 《尚书·召诰》:“以哀吁天。”
传杯换盏 《儒林外史》第五二回:“说着,家人摆上酒来,三个人传杯换盏,吃到半酣。”又第二九回:“传杯换盏,吃到午后。”
积劳成病 《东周列国志》第六九回:“公孙归生积劳成病,卧不能起,城中食尽,饿死者居半,守者疲困,不能御敌。”
杖履相从 宋苏轼《和<贫士>》之七:“门生与儿子,杖履聊相从。”
居心何在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而且散布到南方各省,到处这么散布,居心何在?”
风驰云走 唐 牛僧孺《玄怪录 岑顺》:“三奏金革,四门出兵,连旗万计,风驰云走,两皆列阵。”
神怒民怨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8回:“师旷退,谓羊舌肸曰:‘神怒民怨,君不久矣!’”
添盐着醋 沈从文《王谢子弟》:“律师添盐着醋把一些大人物的话转来转去说给七爷听。”
炳如观火 鲁迅《坟 文化偏至论》:“其词秩然有条,各分大义,炳如观火。”
面无惭色 《新编五代史平话 唐史》:“若以爱民惜库物,遭大王杀死,仆见先王于地下,面无惭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