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人所好的成语故事

拼音duó rén suǒ hào
基本解释强夺别人所喜欢的人或物。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恁须不夺人所好。”
暂未找到成语夺人所好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夺人所好)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一清二楚 | 老舍《四世同堂》:“小顺儿样样事情都要闹个一清二楚,不然怎幺能当好妈妈的保镖呢。” |
出其不意 | 孙武《孙子 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 李欣《潜移默化》:“移风易俗,是一个历史时期的任务,必须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 巴金《秋》尾声:“谈话中也常提到四妹,真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
日旰不食 | 唐·皮日休《忧赋》:“故王之忧国者日旰不食,士之忧位者载贽出疆。” |
鹦鹉能言 | 宋·柳永《玉楼春》:“乌龙未睡定惊猜,鹦鹉能言防漏泄。” |
好戴高帽 | 《北史·熊安生传》:“宗道晖好著高翅帽,大屐。州将初临,辄服以谒见。” |
百忍成金 | 《旧唐书 孝友传 张公艺》:“郓州寿张人张公艺,九代同居……麟德中,高宗有事泰山,路过郓州,亲幸其宅,问其义由。其人请纸笔,但书百余‘忍’字。” |
烦天恼地 |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哭哭啼啼,烦天恼地。” |
正人先正己 | 王朔《永失我爱》:“这也就是我自个,换别人这样儿我也早急了,要不怎么说正人先正己上梁不正下梁歪。” |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 春秋·鲁·孔丘《论语·雍也》:“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
养痈遗患 |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槐西杂志一》:“博善化之虚名,溃败决裂乃至此,养痈贻患,我之谓也夫。” |
兵车之会 | 《穀梁传 庄公二十七年》:“兵车之会四,未尝有大战也。” |
翻脸无情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94回:“蒋爷听了,暗道:‘好小子,翻脸无情,这等可恶!’” |
有一无二 | 明 姚子翼《遍地锦 劝主》:“似这等才调,也算得有一无二的了。” |
宽仁大度 | 汉·班固《汉书·高帝记》:“宽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
如原以偿 | |
青春不再 | 茅盾《幻灭》:“如果她也有悲哀的时候,大概是想起青春不再。” |
瑕不掩玉 | 宋·邵博《闻见后录》第四卷:“惜哉仲淹,寿不永乎,非不废是,瑕不掩玉。” |
实逼处此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十一年》:“无滋他族,实逼处此,以与我郑国争此土也。” |
失之东隅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束蒲为脯 | 汉·应劭《风俗通》:“秦相赵高指鹿为马,束蒲为脯,二世不觉。” |
危辞耸听 | |
汉皋解珮 | 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心摇汉皋珮,泪堕岘亭碑。” |
夜半三更 |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八回:“那一个?夜半三更,大呼小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