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户修a>成语词典不耕而食,不蚕而衣不耕而食,不蚕而衣的故事

不耕而食,不蚕而衣的成语故事


不耕而食,不蚕而衣

拼音bù gēng ér shí,bù cán ér yī

基本解释耕:翻松田土以备播种;蚕:养蚕。不种田却有饭吃,不养蚕却能穿丝绸。形容不劳而获。

出处汉·桓宽《盐铁论·相刺》:“而无益于理,往来浮游,不耕而食,不蚕而衣。”


暂未找到成语不耕而食,不蚕而衣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不耕而食,不蚕而衣)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空腹高心 鲁迅《坟 论“他妈的!”》:“至于大姓,实不过承祖宗余荫,以旧业骄人,空腹高心,当然使人不耐。”
绿林好汉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刘玄传》:“王莽末,南方饥馑,人庶群入野泽,掘凫茈而食之,更相侵夺。……于是诸亡命马武、王常、成母等往从之;共攻离乡,聚藏于绿林中,数月间至七八千人。”
万丈高楼平地起 沈从文《虎雏再遇记》:“他记得一句格言:‘万丈高楼平地起’,他因此永远能用起码名分在军队里混。”
讳疾忌医 宋 周敦颐《周子通书 过》:“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护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
民不聊生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张耳陈余列传》:“百姓罢敝,头会箕敛,以供军费,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言不逮意 宋·程颐《与吕大临论中书》:“窃恐辞命不明,言不逮意,致高明或未深喻,辄露所见,求益左右。”
鹊巢鸠主 清·蒋士铨《贺新凉·再叠韵束心斋》:“费商量、虎威狐假,鹊巢鸠主。”
如饮醍醐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4回:“少卿妙论,令我闻之如饮醍醐。”
待字闺中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女子许嫁,笄而字。”
永永无穷 《汉书 景帝纪》:“然后祖宗之功德,施于万世,永永无穷。”
杞人忧天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河梁之谊 汉·李陵《与苏武》:“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徘徊蹊路侧,悢悢不得辞。……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
罗敷有夫 汉·无名氏《陌上桑》诗:“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拖人下水 明 李素甫《元宵闹》第25出:“这是娘子拖人下水,与我什么相干?”
砥行立名 《史记·伯夷列传》:“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上梁不正下梁歪 晋 杨泉《物理论》:“上不正,下参差。”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襄公二十年》:“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而无文,行而不远。’”
黍秀宫庭 语出《诗·王风·黍离序》:“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仿徨不忍去。”
铅刀一割 《后汉书·班超传》:“况臣奉大汉之威,而无铅刀一割之用呼?”
宫墙重仞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张》:“譬之宫墙……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
惹祸招愆 元 关汉卿《普天乐 崔张十六事》曲:“郑恒枉自胡来缠,空落得惹祸招愆。”
讬物寓感
摛藻雕章 唐·杨炯《王勃集序》:“君以为摛藻雕章,研几之余事;知来藏往,探赜之所宗。”
花堆锦簇 《古今小说 葛令公生遣弄珠儿》:“库吏奉了多贴,将六十万钱资妆,都搬来旧衙门内,摆设得齐齐整整,花堆锦簇。”
粘皮着骨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十卷:“此理本常理,但异端说得粘皮着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