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窗事犯的成语故事


东窗事犯

拼音dōng chuāng shì fàn

基本解释见“东窗事发”。

出处元·孔文卿《东窗事犯》第二折:“吾乃地藏神,化为呆行者,在灵隐寺中,泄漏秦太师东窗事犯。”


东窗事犯的典故

北宋末年,金兵南犯,岳飞、李纲等坚持抗金,奸臣秦桧主张投降,就与夫人在东窗下密谋除掉岳飞。后来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不久秦桧与儿子病死,妻王氏请僧人做法事超度他们,法师说:“太师叫我转告,东窗事发了。”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东窗事犯)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知往鉴今 明·无名氏《太平宴》第一折:“知往鉴今,驱曹荡吴,非同小可也。”
家徒四壁 东汉 班固《汉书 司马相如传》:“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
目中无人 《说唐》第七回:“你看他目中无人,待我去打这狗头下来。”
草木皆兵 清 曾朴《孽海花》第25回:“大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之感。”
风尘之言 《魏书·王慧龙传》:“赐慧龙玺书曰:‘义隆畏将军如虎,欲相中害,朕自知之,风尘之言,想不足介意也。”
公私兼顾 毛泽东《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在公私关系上,就是‘公私兼顾’,或叫‘军民兼顾’。”
贤才君子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裴松之注引《魏略》:“当今天下之贤才君子,不问少长,皆愿从其游而为之死。”
抚胸呼天 宋·陈亮《祭章孟容文》:“今昔见君,累然在疚,抚胸呼天,天不我覆。”
开心写意 唐·李白《扶风豪士歌》:“愿尝春陵六国时,开心写意君所知。”
蹙蹙靡骋 《诗经 小雅 节南山》:“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
鸠僭鹊巢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十七卷:“若是小婿承受,外人必有逐子爱婿之谤。鸠僭鹊巢,小婿亦被人谈论。”
玉粒桂薪 宋·王禹偁《陈情表》:“望云就日,非无恋阙之心;玉粒桂薪,未有住京之计。”《宋史·外国传三·高丽》:“緼袍短褐,玉粒桂薪,堪忧食贫,若为卒岁。”
雕虎焦原 《尸子》:“中黄伯曰:余左执太行之獶而右搏雕虎。”又:“莒国有石焦原者,广寻,长五十步,临百仞之谿,莒国莫敢近也。有以勇见莒子者,独却行剂踵焉。”
清道夫 老舍《我这一辈子》:“饼烙得,还得押着清道夫给送到营里去;说不定还挨几个嘴巴回来!”
风云开阖 宋·苏辙《黄州快哉亭记》:“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
丢车保帅 柳建伟《英雄时代》第12章:“危难之时,丢卒保车,丢车保帅。”
放浪不拘 老舍《四世同堂》三七:“她又常和妓女们来往,她满意自己的权威,可是也羡慕她们的放浪不拘。”
死样活气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京派’和‘海派’》:“我宁可向泼刺的妓女立正,却不愿意和死样活气的文人打棚。”
缮甲厉兵 西汉·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敝邑恐惧慑伏,缮甲厉兵,饰车骑,习驰射。”
福寿无疆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六十九卷:“至诚君子,得而宝之,即福寿无疆。”
东诓西骗 《孤本元明杂剧 东篱赏菊》第二折:“若论我,半个字也不识,若说道抵换官物,盗使印信,东诓西骗,天下绝魁。”
水剩山残 唐·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之五:“剩水沧江破,残山碣石开”。
莫知所谓 《宣室记》:“士真愈不悦,瞪顾攘腕,无向时之欢矣。太守惧,莫知所谓。”
遣言措意 宋·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陆贽之文,遣言措意,切近的当,有执事之实。”
浮以大白 汉·刘向《说苑·善说》:“魏文侯与大夫饮酒,使公乘不仁为觞政,曰:‘饮不釂者,浮以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