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书学剑的成语故事


学书学剑

拼音xué shū xué jiàn

基本解释学文练武。语出《史记·项羽本纪》:“学书不成,去,学剑。”

出处语出《史记·项羽本纪》:“学书不成,去,学剑。”


暂未找到成语学书学剑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学书学剑)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群山四应 朱自清《论标语口号》:“为的是‘发聋振聩’,是‘群山四应’,是人民的觉醒与起来。”
沧海桑田 晋 葛洪《神仙传 麻姑》:“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不愧下学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四》:“是以君王无羞亟问,不愧下学。”
齿过肩随 《梁书·文学传下·陆云公》:“见与齿过肩随,礼殊拜绝,怀抱相得,忘其年义。”
沥血披肝 清·陈瑞生《再生缘》第54回:“实指望尽心竭力,不负天恩,沥血披肝,勤于王事。”
皮肤之见 宋·阮逸《<文中子>序》:“或有执文昧理,以模范《论语》为病,此皮肤之见,非心解也。”
肥遁鸣高 清 刘鄂《老残游记》第六回:“昨儿听先生鄙薄那肥遁鸣高的人,说道:‘天地生才有限,不宜妄自菲薄。’”
昂昂不动 楚剧《葛麻》第一场:“见了员外,昂昂不动,岂不是丢了一个揖?”
香闺绣阁 元·高明《琵琶记》第三十九出:“[旦]自古道:人有贵贱,不可概论。夫人是香闺绣阁之名姝,奴家是裙布荆钗之贫妇。”
苟且偷安 宋 苏轼《策略三》:“天下独患柔弱而不振,怠惰而不肃,苟且偷安而不知长久之计。”
果于自信 《列子·汤问》:“皇子果于自信,果于诬理哉?”
云心水性 明·叶宪祖《鸾鎞记·喜谐》:“若是云心水性情分寡,怎供出梦蝶寻花。”
无所顾忌 《魏书 张彝传》:“步眄高上,无所顾忌。”
不擒二毛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宋襄公曰:‘君子不受伤,不擒二毛。’”
捉衿露肘 明·焦竑《焦氏笔乘·募疏》:“伏以捉衿露肘,谁怜子夏之贫。”
文宗学府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景明寺》:“文宗学府。腾斑马而孤上;英规胜范,凌、许、郭而独高。”
一则一,二则二 元 无名氏《抱妆盒》第三折:“则要你一则一,二则二。”
剖心泣血 清·陈天华《警世钟》:“故我剖心泣血,劝列位总要把从前的意见捐除。”
呼天叫地 清·唐训方《里语徵实》卷下引《暗室灯》:“[韩魏公曰]百姓多愚,或为枉断,抱憾终身,早夜呼天叫地,我岂安乎?”
丰杀随时 《晋书·礼志》:“礼典轨度,丰杀随时,虞、夏、商、周咸不相袭,盖有由也。”
晨兴夜寐 《三国志·吴书·韦曜传》:“故勉精历操,晨兴夜寐不遑宁息,经之以岁月,累之以日力。”
驰高骛远 清·李渔《闲情偶寄·器玩·制度》:“但其构思落笔之初,未免驰高骛远。”
投刃皆虚 《庄子·养生主》谓庖丁解牛,三年后所见皆非全牛,只见其骨节皆空虚,“彼节者有闲,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闲,恢恢然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毁不危身 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下》:“丧不虑居,毁不危身。”
大喊大吼 邓小平《重要的是做好经常工作》:“不是巩固这几年大喊大吼的东西,而是巩固原来长期积累下来的好经验、好作风、好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