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共有无的成语故事


通共有无

拼音tōng gòng yǒu wú

基本解释谓互相接济;互通有无。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杨俊传》:“俊振济贫乏,通共有无。”


暂未找到成语通共有无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通共有无)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可乘之机 《晋书 吕篡传》:“宜缮甲养锐,劝课农殖,待可乘之机,然后一举荡灭。”
道路侧目 《元史·阿鲁诨萨理传》:“所在囹圄皆满,道路侧目,无敢言者。”
就事论事 宋 杨时《杨龟山集 荆州所闻》:“孟子与人君言,皆所以扩其善心,而革其非,不止就事论事。”
一十八般兵器 元 关汉卿《哭存孝》第一折:“你放下一十八般兵器,你抡不动那鞭、简、挝、锤。”
扣壶长吟 清 唐孙华《题薪禅弟<击壶图>》诗:“扣壶长吟心未厌,惜哉狂竖徒骄盈。”
蛇欲吞象 《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战国楚·屈原《天问》:“一蛇吞象,厥大何如?”
折箭为誓 宋·岳珂《桯史·二将失律》:“虏既得俊迈,折箭为誓,启门以出二将。”
枉口拔舌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25回:“是那个嚼舌根的?没空生有,枉口拔舌,调唆你来欺负老娘!”
蹈矩循规 明·沈受先《三元记·格天》:“积善存仁,蹈矩循规太古民。”
破瓜年纪 清·翟灏《通俗编·妇女》:“按俗以女子破身为破瓜,非也。瓜字破之为二八字,言其二八十六岁耳。”
一狠二狠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六回:“你既要干这营生,不如一狠二狠,把奴才结果了。”
旋生旋灭 鲁迅《书信集·致陶亢德》:“这种小册子,历来他们出得不少,大抵旋生旋灭,没有较永久的。”
恩同山岳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梅女》:“萍水之人,何敢遽以重务浼君子。但泉下搞骸,舌不得缩,索不得除,求断屋梁而焚之,恩同山岳矣。”
恶龙不斗地头蛇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七卷:“大官人休说满话!常言道:恶龙不斗地头蛇。”
苦难深重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四章:“苦难深重的农民,怎能再忍受反动派的蹂躏。”
含牙戴角 《淮南子·修务训》:“含牙戴角,前爪后距。”
戴角披毛 明·天然痴叟《石点头·瞿凤奴情愆死盖》:“孙谨后日倘有异心,天诛地灭,万劫戴角披毛。”
砥名励节 唐·高迈《济河焚舟赋》:“砥名励节,易地改辙,冀桑榆之未晚,得雌雄之一决。”
邂逅不偶 汉·王充《论衡·定贤》:“荆柯入秦之计,本欲劫秦王生致于燕,邂逅不偶,为秦所擒。”
得不补失 《三国志·吴志·陆逊传》:“权遂征夷州,得不补失。”
掩其无备 《孙子·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损己利物 《周书·孝义传序》:“则温枕扇席,无替于晨昏;损己利物,有助于名教。”
操身行世 明 方孝孺《与卢编修希鲁书》:“痛以礼义自绳约,既率己之顽惰,又以化顽惰者,使之知操身行世之大方,孝亲忠君之大节。”
斐然可观 朱自清《经典常谈·尚书第三》:“这方面努力的不少,成绩也斐然可观。”
移山回海 《南宫词纪 题情 琥珀猫儿坠》:“移山回海,招赘相公宅。多就了除名烟月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