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首奋臂的成语故事


举首奋臂

拼音jǔ shǒu fèn bì

基本解释举:抬起;奋臂:有力地高举手臂。形容精神奋发。

出处宋·苏轼《论积欠六事状》:“民为积欠所压,如负千钧而行。免于僵仆则幸矣;何暇举首奋臂,以营求于一饱之外哉?”


暂未找到成语举首奋臂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举首奋臂)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大包大揽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四章:“他手里摇摆着酒瓶子,大包大揽地说:‘这个小姑娘,跟我投缘分。’”
动静有法 《金史·后妃传赞》:“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已有耻,动静有法,是谓妇德。”
一年之计在于春 南朝梁 萧统《纂要》:“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柳营试马
寓情于景 《山水田园诗传·前言》:“进入写景入情、寓情于景的艺术境界方面,做出了新的贡献。”
快心满意 《豆棚闲话·藩伯子散宅兴家》:“说到伤心之处,恨不在地下挖他做官的起来,像伍子胥把那楚平王鞭尸三百,才快心满意哩。”
蚕绩蟹匡 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下》:“成人有其兄死而不为衰者,闻子皋将为成宰,遂为衰。成人曰:‘蚕则绩而蟹有匡,范则冠而蝉有緌;兄则死而子皋为之衰。’”
时移世异 唐·牛僧儒《玄怪录·顾揔》:“忆儿貌,念儿心,望儿不见泪沾襟,时移世异难相见,弃谢此生当重寻。”
奉为至宝 鲁迅《坟·寡妇主义》:“‘正人君子’也常以这些流言作谈资,扩势力,自造的流言尚且奉为至宝,何况是真出于学校当局者之口的呢。”
哽噎难鸣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4回:“巧姐听了,不敢回言,只气得哽噎难鸣的哭起来了。”
撇呆打堕 明 高明《琵琶记 牛小姐谏父》:“撇呆打堕,早被那人瞧破。要同归知爹肯幺?料他每,不见许。”
大张挞伐 清 吴趼人《痛史》第19回:“如果陛下必要大张挞伐,以示天威,则当多派士兵,以期必胜。”
一目数行 清·钮琇《觚剩续编·英豪举动》:“熊公廷弼当督学江南时,试卷皆亲自批阅。阅则连长几于中堂,鳞摊诸卷于上,左右置酒一坛,剑一口,手操不律,一目数行。”
威胁利诱 李乔《欢笑的金沙江》:“在他的威胁利诱下,他们没有办法,只好鬼混下去。”
莞尔而笑 《楚辞·渔父》:“渔父莞尔而笑,鼓泄而去。”
干卿底事 《南唐书·冯延巳》:“延巳有‘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之句,元宗尝戏延巳曰:‘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
一卧不起 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自从倩女孩儿在折柳亭与王秀才送路,辞别回家,得其疾病,一卧不起。”
心贯白日 《晋书·宣帝纪》:“国家委将军以疆埸之任,任将军以图蜀之事,可谓心贯白日。”
好言好语 洪深《香稻米》第三幕:“我晓得乡下人是刁恶不过,好言好语不肯听的!”
强不凌弱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奸劫弑臣》:“故其治国也,正明法,陈严刑,将以救群生之乱,去天下之祸,使强不凌弱,众不暴寡。”
席卷宇内 汉·贾谊《过秦论》:“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飞谋荐谤 清·曾国藩《毕君殉难碑记》:“忌君者日以次骨飞谋荐谤,迭相污染。”
搜章摘句 《三国志·吴书·孙权传》:“遣都尉赵咨使魏。”裴松之注引《吴书》:“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见势不妙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13章:“梁队长见势不好,临时放弃烧仓库的计划。”
提灯定损 是网友创造的一个网络词语,指的是江西上饶“恶房东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