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保于信的成语故事

拼音mín bǎo yú xìn
基本解释指执政的人有信还要有义,才能受到人民拥护。
出处《左传·定公十四年》:“谚曰:‘民保于信。’吾以信义也。”
暂未找到成语民保于信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民保于信)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神焦鬼烂 | 清 魏源《圣武记》第七卷:“皆伐山通道,穷搜窟宅,神焦鬼烂。” |
脸红筋暴 | |
拽巷啰街 | 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二折:“我恰行出衙门,那妮子舞旋旋,摩拳擦掌,叫吖吖拽巷啰街。” |
吊胆惊心 | 《说唐》第八回:“众将进前射箭,射中的磨旗擂鼓,不中的吊胆惊心。” |
姑射神人 | 《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绰)约若处子。” |
奉若神明 |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四年》:“敬之如神明。” |
弃甲投戈 | 彭芬《署督部堂与司道绅耆致全省官绅电》:“仍先广行谕告,使众周知:但能弃甲投戈,决不究其既往。” |
穷里空舍 | 东汉·班固《汉书·赵广汉传》:“长安少年数人,会穷里空舍,谋共劫人。” |
弹丝品竹 | 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开场:“但咱们,虽宦裔,总皆通。弹丝品竹,那堪咏月与嘲风。”明 杨柔胜《玉环记 皋谒延赏》:“尽称我弹丝品竹,沉李浮瓜,此处当追赏。” |
不逞之徒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年》:“司氏、堵氏、侯氏、子师氏皆丧田焉,故五族聚群不逞之人,因公子之徒以作乱。” |
肤浅末学 | 晋·范宁《春秋梁传集解序》:“释《谷梁传》者,虽近十家,皆肤浅末学,不经师匠。” |
来日正长 | 巴金《雨》:“来日正长,不要贪图现在就卖掉了未来。” |
麦秀两岐 | |
履足差肩 | 南朝·梁·王道孺《与何炯书》:“岂复得与二三士友,抱接膝之欢,履足差肩,摛绮糓之清文,谈希微之道德。” |
消息盈冲 | 语出《易 剥》:“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 |
待价藏珠 |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罕》:“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
擎天驾海 | 元·孔文卿《东床事犯》第一折:“陛下,你便似砍折条擎天驾海紫金梁。” |
东床佳婿 | 陈国凯《代价》:“他成了总工程师的东床佳婿以来,厂里的那些科长、主任们,对他似乎比过去客气多了。” |
主观臆断 | |
洁己爱人 | 《明史·刘魁传》:“所至洁己爱人,扶植风教。” |
卓尔出群 | 《陈书·陆瑜传》:“晚生后学,匪无墙面,卓尔出群,斯人而已。” |
目瞪舌挢 | 谭嗣同《思纬氤氲台短书一报元征》:“向之主战者,乃始目瞪舌挢,神丧胆落,不敢出一语。” |
七担八挪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4回:“因与众人在吴道官房里算帐,七担八挪缠到这咱晚。” |
吟风咏月 | 唐·范传正《李翰林白墓志铭》:“吟咏风月,席天幕地,但贵其适所以适,不知夫所以然而然。” |
气傲心高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2卷:“自家想着当年的事,还有些气傲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