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天知地的成语故事


知天知地

拼音zhī tiān zhī dì

基本解释指知天时,通晓地利。

出处春秋·齐·孙武《孙子·地形》:“知地知天,胜乃可全。”


暂未找到成语知天知地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知天知地)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卵与石斗 汉 焦赣《易林 艮之损》:“卵与石斗,麋碎无疑。”
接三连四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9回:“我又没逃了,这么接三连四的叫人来找。”
有死无二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十五年》:“必报德,有死无二。”
天壤之判 老舍《老张的哲学》:“老张享受的是精神,真是天壤之判了。”
目秀眉清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回:“更兼目秀眉清,唇红齿白,发挽乌云,指排削玉。”
冰清玉润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卫洗马初欲渡江。”南朝 梁 刘孝标注引《卫玠别传》:“裴叔道曰:“妻父有冰清之姿,婿有璧润之望,所谓秦晋之匹也。”
自食其言 宋 欧阳修《穴一居士传》:“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
庐山真面 清 杨伦《<杜诗镜铨>序》:“所谓万丈光焰化作百重云雾者,自非摧陷廓清,不见庐山真面。”
金声玉振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下》:“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
远水不解近渴 《韩非子 说林上》:“失火而取水于海,海水虽多,火必不灭矣,远水不救近火也。”
比类从事 《汉书·文帝纪》:“它不在令者中,皆以此令比类从事。”
道大莫容 《史记·孔子世家》:“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
利析秋毫 《史记·平准书》:“故三人言利,事析秋毫矣。”
碎首糜躯 汉·蔡邕《让尚书乞民闲冗表》:“三月之中,充历三台,光荣昭显,非臣愚蔽不方所当盗窃,非臣碎首糜躯所能补报。”
灰心槁形 庄周《庄子 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凛如霜雪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只是她那艳如桃李之中却又凛如霜雪,对了光儿好似照着了那秦宫宝镜一般,晃得人胆气生寒,眼光不定。”
差足自喜 鲁迅《书信集·致蒋抑卮》:“即归寓大啮,健饭如恒,差足自喜。”
遗音余韵 《宣和书谱 皇象》:“则又见其遗音余韵,得之于笔墨外也。”
驻颜益寿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回:“丹成之后,鬼神难容。虽驻颜益寿,但到了五百年后,天降雷灾打你,须要见性明心,预先躲避。”
贪夫狥利
风从响应 宋·邵博《闻见后录》:“无有远迩,风从响应,载考载稽,名实相称。”
深情厚意 明 名教中人《好逑传》:“铁公子本不欲留,因见过公子深情厚意,恳恳款留,只得坐下。”
扶老挟稚 《宋史·可适传》:“夏人扶老挟稚,中夜入州城,明日俘获甚夥,而庆兵不至,乃引还。”
嵚崎磊落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元朝末年,也曾出了一个嵚崎磊落的人,这人姓王名冕。”
攒眉蹙额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五卷:“只见那女郎侧身西坐,攒眉蹙额,有不胜怨恨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