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有余补不足的成语故事

拼音sǔn yǒu yú bǔ bù zú
基本解释减少多余的,补充欠缺的。
出处《汉书 食货志上》:“取于有余以供上用,则贫民之赋可损,所谓损有余补不足。”
暂未找到成语损有余补不足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损有余补不足)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月明千里 | 南朝 宋 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 |
遁世绝俗 |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一:“能使人有孤臣孽子摈弃而不容之感,遁世绝俗之悲,泥而不滓,蝉蜕污浊之外者,诗也。” |
耿耿在怀 | 郭沫若《题画记》:“在日本时我也曾替他题过画,当时是更加没有把握,记得有一张《瞿塘图》,我题的特别拙劣,至今犹耿耿在怀。” |
乘高决水 | 宋·司马光《言为治所先上殿札子》:“陛下诚能行此二者……后日之政,如顺风吹毛,乘高决水,可以不劳而成功者。” |
喜跃抃舞 | 《列子·汤问》:“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 |
折腰五斗 | 《晋书·陶潜传》:“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
一言半字 | 《三遂平妖传》第二回:“袁公此时那有心情回答他一言半字,舒着双臂拉开,径奔石床上,取了如意册儿,翻身复上天门。” |
匹夫怀璧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18卷:“少资利薄多资累,匹夫怀璧将为罪。” |
斗丽争妍 | 清·顾禄《清嘉录·山塘看会》:“每会至坛,箫鼓悠扬,旌旗璀璨,卤簿台阁,斗丽争妍。” |
旅进旅退 | 《国语 越语上》:“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 |
琴瑟之好 | 《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
奉公克己 | 《东观汉记·周泽传》:“[泽]为渑池令,奉公克己。” |
弊车羸马 | 晋 陈寿《三国志 吴书 刘繇传》:“繇伯父宠为汉太尉。”裴松之注引晋 司马彪《续汉书》:“八居九列,四登三事。家不藏贿,无重宝器,恒菲饮食,薄衣服,弊车羸马,号为窭陋。” |
玉堂金马 | 汉·扬雄《解嘲》:“今子幸得遭明圣之世,处不讳之朝,与群贤同行,历金门,上玉堂有日矣。” |
持禄养交 | 管仲《管子 明法》:“大臣务相贵而不任国,小臣持禄养交,不以官为事,故官失其能。” |
执迷不醒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一八回:“宝钗虽不言语,遇事试探,见他执迷不醒,只得暗中落泪。” |
违条犯法 | 元·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他做了违条犯法的事,昨已斩了。” |
变徵之声 | 西汉·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
不辨龙蛇 | 元·宫大用《范张鸡黍》第二折:“如今那宪台疏乱滚滚当路豺狼,选法弊絮叨叨请俸日月,禹门深眼睁睁不辨龙蛇。” |
向隅独泣 | 唐·杜牧《上吏部高尚书书状》:“每遇时移节换,家远身孤,吊影自伤,向隅独泣。” |
装死卖活 | 高玉宝《高玉宝》第七章:“起来,别躺在炕上装死卖活的了!” |
东差西误 |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原约一到任所差人进京图干此事,谁知所去的,多不得力。我这里好不盼望,不甫能勾回个信来,定是东差西误的。” |
涕泗流涟 | 《世说新语 德行》:“孔时为太常,形素羸瘦,着重服,竟日涕泗流涟,见者以为真孝子。” |
党同妒异 | 唐·张说《府君墓志铭》:“君以律有违经背礼,著《妨难》十九篇,书奏,帝下有司而删定之;官党同妒异,竟寝其议。” |
处之夷然 | 《晋书·王承传》:“承每遇艰险,处之夷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