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鼠之技的成语故事


梧鼠之技

拼音wú shǔ zhī jì

基本解释同“梧鼠五技”。

出处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南海圣人’,多方善疗,而梧鼠之技,不过于五,亦有时而穷矣。”


暂未找到成语梧鼠之技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梧鼠之技)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敏而好学 《论语·公冶长》:“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简明扼要 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讲话、演说、写文章和写决议案,都应当简明扼要。”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9回:“获曰:‘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吾与汝皆是各洞之主,往日无冤,何故害我?”
文武全才 《旧五代史 和凝传》:“和公文武全才而有志气,后必享重位,尔宜谨事之。”
进退失据 宋 陈亮《谢安比王导》:“温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故气不足以决之,而进退失据。”
知足不殆 汉·荀悦《汉纪·宣帝纪》:“太傅疏广谓少傅受曰:‘吾闻知止不辱,知足不殆,功成名遂而身退,天之道也。”
浴血战斗 茅盾《向鲁迅学习》:“不但鼓舞了当时在共产党领导下浴血战斗的革命群众的士气,也使广大读者从书本联系到自己国家的现实,坚定了对革命的信仰。”
中道而止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三十三祖慧能大师》:“我求大法,岂可中道而止。”
格格不吐 清·何焯《义门读书记·元丰类稿》:“《上欧阳舍人书》文弱而碎,其论事又格格不吐,此少作故也。”
雁逝鱼沉 《旧五代史·唐书·李袭吉传》:“山高水阔,难追二国之欢;雁逝鱼沉,久绝八行之赐。”
骨化风成 明·方孝孺《俞先生墓表》:“元既有江南,以豪侈粗戾,变礼文之俗,专数十年,薰渍狃狎,骨化风成,而宋之遗习,消灭尽矣。”
月里嫦娥 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三折:“姐姐是月里嫦娥。”
道听涂说 《论语·阳货》:“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人穷智短 《鸡肋编》下卷引陈无己诗:“人穷令智短,百巧千穷只短檠。”
杀鸡抹脖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1回:“一席话说的贾琏脸都黄了,在凤姐身背后,只望着平儿‘杀鸡儿抹脖子’的使眼色,求他遮盖。”
不落窠臼 明 胡应麟《诗薮》:“初学必从此入门,庶不落小家窠臼。”
扶摇而上 战国·宋·庄周《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相帅成风 宋·苏辙《龙川别志》上卷:“谏官之势,自此日横,郑公犹倾身下士以求誉,相帅成风,上以谦虚为贤,下以傲诞为高。”
飞来横祸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5卷:“谁想遭此一场飞来横祸,若非提控出力,性命难保。”
麈尾之诲
卓越俊逸 《晋书·严谭传》:“以八纮之广,兆庶之众,岂当无卓越俊逸之才乎?”
贪生舍义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64回:“临难苟免,贪生舍义,在国为乱臣,即在家为逆子,此知孝而不知忠之弊也。”
分三别两 老舍《牛天赐传》二十:“更使他惭愧的是,他分三别两,谁的是谁的。”
裒多增寡 宋·陈亮《赠楼应允序》:“裒多增寡,人道之所以成乎天也。”
招事惹非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三十五回:“少年骄惰放肆……将来招事惹非,败坏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