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德要道的成语故事

拼音zhì dé yào dào
基本解释至:极,最。最美好的品德和最精要的道理。
出处《孝经·开宗明义》:“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
暂未找到成语至德要道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至德要道)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带水拖泥 | 宋·叶適《修路疏》:“南来北往,何忧带水拖泥;朝去暮来,不到撞头磕脑。” |
合情合理 | 陈残云《山谷风烟》第11章:“黄为民心情显得轻松,觉得周祺这个人很可爱,既有原则,又能合情合理地帮助他解除思想包袱。” |
百端待举 | 周恩来《人民政协共同纲领草案的要点》:“经济建设是百端待举,但须有缓急轻重之分。” |
有蠙可乘 | |
风尘之言 | 《魏书·王慧龙传》:“赐慧龙玺书曰:‘义隆畏将军如虎,欲相中害,朕自知之,风尘之言,想不足介意也。” |
亡在旦夕 | 《元史·外夷传一·高丽》:“大军已驻乎心腹,鼎鱼幕燕,亡在旦夕。” |
拈斤播两 | 明·无名氏《大劫牢》第一折:“也不索昼夜思量心内想,也不索拈斤播两显耀我这英雄猛将。” |
断章取义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
爬耳搔腮 |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徐懋庸作<打杂集>序》:“我是和不是东西之流开开玩笑,要使他爬耳搔腮,热刺刺的觉得他的世界有些灰色。” |
赫赫有声 | 清·汪琬《宋既庭五十寿序》:“赫赫有声屋间。” |
绵延不绝 | 巴金《怀念·悼范兄》:“我知道生命无处不在,我知道生命绵延不绝。” |
颜面扫地 |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戴过一次高帽子的,从此颜面扫地,做不起人。” |
中心如噎 | 《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
感慨万千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30章:“孙玉厚坐在这里,心里忍不住感慨万千。” |
快刀斩乱丝 | 钱钟书《围城》:“恨自己心肠太软,没有快刀斩乱丝的勇气。” |
时无再来 | 宋 邵雍《不再吟》:“春无再至,花无再开;人无再少,时无再来。” |
天高地远 | 元·谷子敬《城南柳》第三折:“今可去觅鸾胶续断弦,遮莫你上碧霄下黄泉,赤紧的天高地远。” |
大声疾呼 | 唐 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行且不息,以蹈于穷饿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大其声而疾呼矣。” |
心手相应 | 《梁书 萧子云传》:“笔力劲骏,心手相应。” |
无涯无际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5回:“好好的平原旷野,却怎么弥弥漫漫,一望都是白浪滔天,无涯无际,却似个东洋大海。” |
玉律金科 | 汉 扬雄《剧秦美新》:“懿律嘉量,金科玉条。” |
鸱张鱼烂 | 《旧唐书·僖宗纪》:“初则狐假鸱张,自谓骁雄莫敌;旋则鸟焚鱼烂,无非破败而终。” |
垂头塌翅 | 《新唐书·萧遘传》:“君臣报国极矣,战力殚矣,尚能垂头塌翅求生于黄门哉!” |
讬物寓感 | |
铜驼草莽 | 明·汪廷讷《种玉记·促晤》:“顾不得宗社丘墟,铜驼草莽。” |